孔子的人生哲理故事(精选4篇)

投稿:小范

孔子的人生哲理故事 第1篇

孔子十分强调学以致用、学思结合。他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光学习、不思想,就会迷惑不解;光思考,不学习,就会犹豫不决。

他还要求学生,对于学习过的东西,要经常复习,“温故而知新”。孔子一生,就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楷模。

既然教育的目的是唤醒,那就一定要注意采用个性化的唤醒方式。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因材施教”的理念。

这些看似写给已经久远的箴言警句,其实离我们一点儿也不遥远。

如果大家也能从孔老夫子的话中悟出以身作则的道理,恐怕身边的榜样也会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很多哦

孔子的人生哲理故事 第2篇

【导语】哲理故事是用一则则生动的故事来阐释一条条人生的哲理,小故事蕴含大道理,大道理打开智慧门。接下来就跟随一起,了解哲理故事_腿的有关内容吧!

上帝造出了螃蟹的身子后,问螃蟹:“你想要几条腿呢?”

螃蟹刚刚看到上帝给了豹子四条腿,豹子像闪电似的飞奔起来,眨眼便消失在密林中。于是,螃蟹立了立细长的眼睛,说:“我要六条腿。”

螃蟹想,六条腿一定会跑得更快。

上帝笑笑说:“好吧。”

上帝还没有造完六条腿呢,螃蟹又急忙补充道:“我还要一对大螯,这样我会更加威武勇猛。”

仁慈的上帝答应了它。

六条腿加上一对大螯的螃蟹看起来真的威风凛凛,可是螃蟹并没有像豹子那样奔跑如飞,只不过慢慢地横行而已。

在一边等待上帝造腿的蜈蚣目睹了螃蟹的“遭遇”,暗暗想,我一定要有更多的腿,千万不能像螃蟹那样没眼光。

上帝问蜈蚣:“你呢?要多少条腿?”

蜈蚣大声说:“一百条腿。”

上帝问:“为什么这么多?”

蜈蚣说:“一是我要跑过豹子,二是我不能像螃蟹那样目光短浅。”

仁慈的上帝又答应了它,还给它多加了十条腿。

蜈蚣现在有了一百一十条腿,蜈蚣差点乐晕。

但是蜈蚣跑起来比豹子差远了,比螃蟹也快不到哪儿去。

蜈蚣拉着螃蟹,一起质问上帝:“为什么我们这么多条腿,跑起来还这样慢?”

上帝没有责备它们的不恭。

上帝说:“腿多不一定跑得快,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了。”

上帝又说:“你们私心太重。私心重了,再多的腿也跑不动。”

孔子的人生哲理故事 第3篇

【导语】哲理故事是用一则则生动的故事来阐释一条条人生的哲理,小故事蕴含大道理,大道理打开智慧门。

一日,弟子问禅师:“何为善?”

禅师将弟子带到寺中的放生池边,指着放生的善女信女,问道:“这些放生者,善否?”

弟子双手合十:“善哉!”

禅师摇*:“非也!”

弟子疑惑地望着禅师。

“放生,伪善耳;不取亦不放,方为真善矣!”

孔子的人生哲理故事 第4篇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论语·子路篇第十三》

这是孔子对君子提出的要求:当一个人自身端正,做出表率时,无须多言,其他人也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一个人自身不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别人也不会信服他的。

故而《论语》中记载,叶公问政时,孔子说道:“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也就是说,所谓政治,主要在于使人正。怎样使人正呢?就是要求君子以身作则,率先去做好事,严格要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