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论文(汇总26篇)

投稿:小范

小学四年级论文 第1篇

小学四年级也是提升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一个关键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落实小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学习。

一、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现状

1.教师教学方法落后

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的是落后的教学方法。使语文课堂变得死气沉沉,没有一点生机与活力。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只是按部就班地给学生讲解课本,过多地给学生灌输一些语文知识,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之下,感觉学习语文是一件枯燥的事情,慢慢的很多小学生对语文产生了厌恶之情。

2.小学生缺乏独立性

很多小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失去了一定的独立性,在学习过程中过分的依赖教师,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小学生存在的这个问题,和教师的指导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很多语文教师在遇到难题的时候,及时的给学生解决,使小学生对教师产生了一个依赖性。这种依赖性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有着很大的阻碍的。

3.学生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落实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应该是课堂学习的主人。但是在当前的语文课堂中,语文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在教学过程中是很少发挥小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有很多问题也可以是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一些语文教师为了节约时间,不给小学生合作探究的机会,慢慢的就使学生在课堂上没有一个主体地位,成为一个被动接受知识角色。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习是很难提高自己的学习积极性的。

二、解决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问题的有效策略

当前小学四年级教学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迫使着语文教学需要进行改革,语文教学只有改变这些存在的问题,才能真正的提高语文教学水平,才能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小学生在科学的教学策略下学习,才能够具有一定的积极性,能够以饱满的心态来学习语文,学习到有价值的语文知识。

1.开展多媒体语文教学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多媒体教学,可以使语文课堂变得丰富多彩。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进入了课堂。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可以极大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观潮》的时候,教师可以首先指导学生精度课文,给学生分析完课文内容以后,对课文内容就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教师就可以播放关于钱塘江大潮的视频。小学生在视频中就可以听到隆隆的响声,看见白浪翻滚,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这些壮丽的景观,会吸引小学生的眼球。让小学生在视频中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奇观。这种画面对小学生视觉上的冲击,可以给小学生带来极大的视觉享受,使小学生沉浸其中。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把观潮这篇课文演绎的栩栩如生,让小学生对课文有个更加直观准确的把握。

2.指导学生自主预习语文新知识

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可以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小学生年龄是比较小的,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具有一定的依赖性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对新知识进行预习可以提高他们的独立性。教师在上新课之前可以给小学生树立一个预期的目标,让小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例如在学习古诗《忆江南》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下给学生布置一些预习的任务。让学生在课下对诗词的意思有个大体理解,把不明白的问题及时的反馈给教师。小学生可以在课下利用网络平台协助自己学习,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慢慢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会提高。

3.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开展小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師采用的是落后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小组教学可以实现小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动地探索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出一个有效的问题,然后指导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解决提出的问题。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就能够畅所欲言,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这种相互交流的方式,能够学习别人的优势,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提高,就能够在学习语文中具有积极性,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这样对提高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和总结能力是一个极大的帮助。

三、结束语

语文教学的改革只有不断的完善,不断的发展,才能真正解决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实现培养人才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和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制定出一套科学的教学策略,来实现教育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赵永嵩.深入开展语文教育改革——“面向21世纪,语文教育改革与发展”座谈会综述[J].教育研究,

[2]张晓霞.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创新教学[J].文理导航(下旬),20xx,08:43.

[3]吴新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J].香港:香港教育出版社,20xx.

小学四年级论文 第2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实用模板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实施有效的课外阅读必须了解和遵循小学生阅读心理;激发和驱动小学生阅读需要;引导和提高小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和优化小学生阅读习惯。

书既是益友,更是良师。读书可以使学生的各项素质得以完善与发展。因此,笔者以为,必须加强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小学生学会阅读,成为学习的主人。现结合笔者多年来开展阅读教学和阅读指导的工作经历、成效及个人感悟等,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性试做如下探析。

一、语文阅读的意义及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就告诉我们:阅读的重要意义在于:不学会阅读,我们如何在信息量急剧膨胀的信息时代去获取有价值的内容?没有阅读,从古至今一切科学的论断、经典的美文、精辟的思想如何被我们吸收并发扬光大?不重视阅读的教学,一切该具备的阅读能力又如何被学生掌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阅读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具体来讲就是:“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些能力绝不是一、两节语文课的教学就能实现的,必须要结合大量的课外阅读。这种阅读要求事实上已经是对学生进行综合文学素养的培养,绝不是简单的只要读懂就行了。阅读过程是一种智力技能的体现,所以还要求学生能准确而迅速地从书面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也就是我们常讲的阅读技巧的掌握。因此,要有效的阅读,就必须提高阅读者阅读的速度、方法,选择、筛选阅读材料的能力,以及提高阅读者在阅读中所需要的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这一切均有赖于实施科学的阅读指导。

二、提高阅读有效性的途径

(一)了解和遵循小学生阅读心理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的输出要以“学”的回馈为依据, 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活动,充分动用和协调学生的各种心理机制以提高其学习效率。小学生处于学龄初期( 7 岁到12 岁),该年龄期的学生一般说来很乐意并很有兴趣去掌握新知识、技能和技巧,他们渴望学会阅读,他们在认识中的特点,表现在感知上有较强的情感性,有插图的书,教师的描绘性语言,都能很快引起他们的反应。他们最先识记的并不是最本质的'东西,而是对他们产生最深刻印象的东西。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们逐渐形成一些正确的社会情感( 如爱国、崇尚勇敢、乐于助人等),并以此来评价作品、评价人生。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注意到这一点是十分有益的。如何遵循着“感性——理性——再感性——再理性”的阅读心理程序来发展学生的认知,使之对阅读材料有较深的理解,这是教师首先要研究的问题。因为小学生年龄小,所以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只能按照由文字到思想、由形式到内容、由部分到整体的心理过程来组织阅读教学和开展阅读指导。

(二)激发和驱动小学生阅读需要

阅读需要是人进行阅读活动的动力源泉。现代社会信息传递频繁,语文的交际功能日益明显,所以社会生活需要小学生从小就强化自己的知识、智力与精神素质,这就是外部的驱动力;作为教师,更应该促进小学生阅读的内部驱动力,使之产生自身的阅读需要,即进一层的阅读动机。教师要对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 以诱发其阅读的欲望,激发他的阅读兴趣,驱动阅读学习。但这还是一种短期的、易受影响的阅读动机。教师更重要的是抓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小学生初步形成理想、求知欲、审美趣味等深层的长远的阅读动机,使之发挥更大的动力作用。

(三)引导和提高小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仍未成熟,很多时候他们的思考、行动都带着许多非理性的成分,排除家长与老师的压力,兴趣往往是维系他们持续不间断地从事某项工作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是决定学生能否提供阅读能力的关键。

要想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当然,要选择合适的书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选择对于他们年龄和学习都适合的,同时也是让他们感兴趣的书来读。古话说的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在选择课外阅读物的同时,也要衡量一下,对自己有没有益处,是不是自己当下最需要的。现今出版物多的数不胜数,稍有不慎,就会选择错误。所以在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同时,我们还要指导他们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不能盲目的阅读。

小学四年级论文 第3篇

四年级科学教学论文

四年级科学教学论文范文:

摘要:科学课程在小学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但由于诸多原因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中采取“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科学的火花,“电化”引燃学生学生科学兴趣的火焰,“评价”助推学生科学兴趣的强力针,以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有效提高科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探究;电化;评价;科学;兴趣

科学这门课程,在还在炫耀高考状元的今日教育下,不被许多人重视,包括学生自己。那么,作为科学课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而不辱使命呢?我是一名小学科学任课教师,也是一名科技辅导教师,我以我这几年的切身体会,谈谈认识。

一“、探究”——激发学生科学兴趣的火花

小学三年级是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初始阶段,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极为兴奋的事情,他们对科学知识有极强的好奇感,愿意学习和探究。因此,作为教师,就要利用这种“热情”,不让其熄灭。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踊跃发言的习惯。要让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敢于说别人不敢说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其次,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主动动手实践,体会探究新知的乐趣。针对很多科学知识都是通过实践得来,如: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测一测等,教师就要让学生自己仔细地观察事物、分析现象、思考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感受科学的真谛,迸发喜爱科学的火花。如,我在教学《改变浮和沉》时,为了使一些物体改变浮沉状况更为直观、形象,特意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鼓励每人都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注意倾听他人的看法,敢于失败,敢于竞争。学生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提出了20 多种不同方案,然后经过充分讨论选出最佳方案,再付诸实践。让每一小组的学生人人都在探究,人人都有收获乐趣,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电化”——引燃学生科学兴趣的火焰

小学科学是一门科学启蒙性学科。它侧重于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因而教材侧重提供大量的科学信息,图文并茂,有许多实物彩色图片、形象的模型图与优美的文字,从而将科学知识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此外,一堂40 分钟的科学,是由多个实验活动、问题和实验活动组成的。如果在教学中充分地利用好幻灯、投影、录像、等各种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这样不仅能优化教学环境,拓宽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思路,而且能大大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我在教学《物体的热胀冷缩》时,我设计了一个小课件,开始是小朋友烧开水的生活情景动画录像,当放到“盛满水”和“烧时茶壶溢水”等几个情节时,在“茶壶溢水”画面的小朋友头脑上出现一个个的“?”这样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通过研讨、实验,使学生得出“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再出示一段课件,“大街上的水泥路面隔一段要开一道裂缝填进沥青”“高架电线不拉紧”……出示问题,为什么要这样?让学生讨论、交流,阐述自己的想法。最后出示课件:不开裂缝路面与开裂路面的热胀冷缩后出现的情况和线路紧与不紧热胀冷缩出现的后果对比,动画演示,进一步明确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所在,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恍然大悟,茅塞顿开,点燃了他们兴趣的火焰。

三“、评价”——助推学生科学兴趣的强力针

俗话说,孩子都是被夸大的。积极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的好奇与探索精神,使学生对科学学习始终保持愉悦的情感体验。在课堂中善用评价激励语,能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伊伊同学坐得真端正!注意力真集中!”“没关系,失败也是成功,至少你知道了这样做不行!”“你真行!好样的!”“你知道的真多!

知识真丰富!我们大家要向你学习!”“你的回答真是与众不同啊,很有创意,老师特欣赏你这点!”“你真像位小科学家,有这么多重大发现!”“你敢于质疑,很棒,牛顿就是因为质疑才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让学生觉得自己很行,觉得自己离科学家不远了,对科学越有兴趣了。因此,作为科学教师,特别是小学科学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无论恰当与否,教师都应及时做出评价。一个充满赞扬的眼神、一个表扬的手势、一句鼓励的话语都能让学生心潮澎湃,让学生在心中涌动一种精神力量。这种心潮澎湃,这种精神力量,也许就能让他走上科学的道路。

小学四年级论文 第4篇

新课改教学背景下,体验教学贯穿小学教育的整个过程,将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对学习的乐趣。小学教育是学生学习母语的初级阶段,但由于小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不足,体验式教学更好地为小学生学习语文起到了辅助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教学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地增加与学生互动交流,为学生创设具有个性的课堂体验,最终实现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1]

一、体验式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思考

1.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学习氛围

2.投入实践,获得感知

3.增强阅读感

阅读是语文传统教学方式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引领学生进入课文描述的基本场景,在阅读中感悟课文内涵。阅读又分文快速阅读、默读和诵读几种。体验式教学需要的是将三种阅读方式结合起来,交替进行阅读,让学生以不同的感受来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接受文章带来的思想感悟。以增强阅读感来熏陶学生,是由中国语言文字的特性决定的,即通常所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不同的阅读感当中,学生不断获取新的感知,领悟课文蕴含的思想。例如,在学到四年级下《圣诞老人的礼物》这一课时,主要内容讲的是一个感人的事件。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内心活动变化,感受到母女之间、陌生人之间可贵的真情。在理解小女孩的失落这一感情时,可以让学生进行体会并多读,这一环节难以让学生领悟小女孩的失落情感。此时,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感悟就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让学生反复阅读描写小女孩失落时的句子,逐渐地从字句中找到内心性感体会。本文中心思想不难理解,通过反复阅读的方式,结合教师的课堂指导,希望可以让学生们会懂得关爱自己的家人,也懂得陌生人之间之间的爱,在学过这篇课文后精神层面能有一个大的提高。

4.提升写作,记录实感

二、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四年级教学中实施体验式教学是具有显著的可行性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通过自身体验获取感知,又可以丰富自己的见解获取新知识,最终实现理想的语文教学目标。学生在体验式教学的环境下,不断尝试新的事物,不断对未知世界进行探索,感悟生活和语文带来的乐趣,从而真实地表达自我情感,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快樂的环境下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夏静.试说小学语文体验教学[J].小学教学研究,(12).

[2]王波.体验式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林区教学,(4).

[3]苏琼.体验性阅读教学“三环节”简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05).

小学四年级论文 第5篇

题目: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互动的现状思考

摘要:教育的越来越低龄化幼儿园和小学是孩子各种学习兴趣和天赋发掘的教育场所, 孩子们早期在这里受到启蒙教育可能因此对某一个方面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说绘画音乐体育这些方面, 很多学生在第一堂课时可能就会被老师或者家长发现这方面的天赋异禀, 然后送去培训机构继续深造也就因此在长大之后成为这个领域一个十分伟大的人物。认识到这一点之后, 教育越来越重视小学的教育小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启蒙。因此, 教师应当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运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互动; 四年级;

互动是一个比较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早期的教学里, 教师总是以一个主导者的身份出现学生只是听着课被动学习, 师生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 互动在现在的课堂里已经发展得相当完善了, 不像以前学生无法理解教师教师也不能知道学生想要什么。在新型的互动关系中, 师生之间互相了解相互尊重彼此信任, 教师只有知道了学生的问题症结所在才能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师生之间只有关系融洽的情况下学生才会有问题敢求助于老师并且讲解不懂的情况下才敢发问。本篇文章的重点就在于研究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堂的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 进行问题的发现和解决。

1 将互动纳入备课的内容, 课堂之前做好互动准备

备课包括许多方面, 有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方法等, 在新授课的教学中, 我们总要了解学生的学情, 这就是备学生。备学生绝对不可以成为一句空话, 而要在教学中践行。针对互动过程中的个体差异, 教师要设计出针对每一位学生的问题, 教师要特别关注不举手的, 因为他们往往有一些比较大的基础性的问题, 但是出于自尊心他们可能不好意思发问, 这个时候老师要更加主动一点估计他们说出自己的问题。

笔者认为, 课堂时间既有限又宝贵, 采取措施鼓励不举手的同学就要放在备课这一环节上。比如说给班里的同学列一个表, 每次有同学发言就在名字以后做记号, 以五节课或者是十节课为一次小结的机会, 给一些发言多的同学一些小礼物。为了鼓励那些从来都不发言的同学, 可以在做好记录的情况下进行了解, 提问发言的情况有进步比如说这个月比上个月发言次数多就可以得到奖励等等, 从来不发言的同学发言一次就可以得到奖励等鼓励的方式就非常直接并且有效。

一位特级教师曾经说, “语文课就要上得简练、利落, 不可以有一句废话。教师的备课一定要精心准备, 课堂中出现的每一个教育情境教师都要在备课过程中打个问号。师班互动中, 教师在备课环节就要预想可能在课堂中讲出的废话, 从而加以避免师个互动中,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就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品性有着很好的把握, 从而在课堂互动中, 能够把对学生的表扬与其实际的性格特征、学习准备联系在一起个个互动中, 教师对生生合作互动中出现的问题要做好总结, 备课过程中,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 教师要提出小组合作的要求, 保证小组合作的效率与质量。

2 注重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师生互动产生的影响

首先要说的是, 教师要注意课堂中多用幽默同时有感染力的生动语言。其次,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应该运用微笑语言和友好的肢体语言, 感染学生的情绪, 引起学生的情感呼应, 为课堂带来活力。最后, 教师应该多多称赞、鼓励学生, 时刻关注学生取得的每一点进步, 及时肯定、表扬学生的学习成果,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 对于需要改进的学生,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改正问题, 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除了加强教师的管理, 还要加强学生自我的管理

要想在课堂教学中有一个良好的秩序, 教师就要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教师管得再好, 也总有有事情不在的时候, 而且这种情况占据了大部分时间。但是, 如果教师能够培养好学生的自律能力无论老师在现场与否, 学生都会自觉遵守学校的纪律、班级的纪律, 步入社会, 也将是一个守法的好公民。

这种集体一旦形成, 所有学生都能通过集体的影响力, 展开自主的、创造性的活动。班级课堂教学互动中, 每一位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各自表明自己的观点, 抒发个人的见解, 并相互评论、修正与补充各自的认识, 和谐而又高效率的掌握教学内容。并且伴随着这种集体的形成, 学生也会提高自己的素质, 这样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动会更加文明和融洽。

参考文献

[1]陈婷.小学语文教学中快乐教学法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xx (3) :63.

[2]周秀兰.打造互动课堂, 涌动生命活力——小学语文互动活跃课堂策略探析[J].新课程导学, 20xx (4) :34.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论文范文6篇导航:

小学四年级论文 第6篇

关于语文教学论文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尊重学生感悟的权利

学生是认识的主体,他们的认识活动只能通过他们自己的实践和感知,在他们的头脑里进行,教师可以为学生认识活动创造最有利的条件,但不必也不可能代替学生的认识。

一、乐做“导游”,留给学生阅读的时空

教师的角色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是“导游”,应为学生选择一个最恰当的观察点,让他们自己去尽情欣赏和享受那美丽的风景。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引导学生阅读。教师的“引”就是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确定教学目标,制订阅读步骤;“导”就是要指导阅读方法,组织阅读交流,进行阅读评价,任何“引导”都应当有利于学生从感受中领悟。

1.循序渐进,先感后悟。阅读教学一定要让学生阅读,学生自己阅读课文是他们感悟课文的基本途径。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便是感受的过程,“见”就是领悟。学生的阅读能力绝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悟”和“练”出来的,课本的提示和教师的讲解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感受。在具体操作中,教师要防止不等学生有所“感”,便要求学生有所“悟”;要防止少数学生囫囵吞枣,望文生义,主观臆断。我的做法是:先以生动的语言导人,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吊起他们的胃口”,然后告之阅读的初步目标,并明确要求以较快的速度通读全篇,画出文章中有助于表现中心的关键语句,从而把握全文的中心。

2.大处着眼,整体感悟。心理学研究表明,所谓知觉并不是先感知到各种成分再注意到整体,而是先感知到整体的现象而后才注意到构成整体的诸成分。阅读教学应当始终把课文看成一个整体系统,注重从整体上感受和领悟。对课文某一方面或某一个局部的感悟,都应放在整体中进行,具有整体观的意识,即“小处着手,大处着眼”。如对课文结构和表现手法的感悟,就不能离开课文内容的感悟;反过来,离开课文的形式也不能感悟、分析结构。

二、巧布疑阵,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为什么“问题”对阅读教学如此重要呢?首先,“问题”能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将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深入。其次,“问题”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恰当的问题,是阅读目标的具体化,凝聚着教者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它引导着学生积极主动而又目的明确地进行阅读,从而使学习活动活泼有序地进行。再次,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读书、思考、品味、感悟,自然而然地成了阅读活动的主人。“问题”使“感”落到了实处,“悟”也有了方向。

需要强调的是,要根据不同的文体要求,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设计问题。同时,问题的设计还要符合学生的能力实际和学生的思维规律。既可以提出有关思想内容、结构思路方面的整体性问题,也可以提出一些引导学生反驳的迷惑性问题;既可以要求学生联想、想象,也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评析。

三、指点迷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四年级论文 第7篇

1、高中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

教学重心偏离。

无论怎样强调或者淡化考试的权威性,怎样大张旗鼓的宣传素质教育,高考始终是高中教学的指挥棒,在高考的指挥棒下,高中语文教学不可避免地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追求答题的准确性上,对学生的训练停留在语言能力和答题技巧上,一切都是向高成绩看齐,过分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和答题的技巧性,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抛在脑后,无视学生的个性特征,学生缺乏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完全成了考试的机器,失去了生机和活力,并且,语文考试中的标准化试题越来越多,老师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标准化试题的训练上,这种追求使得高中语文中的人文精神严重缺失。

高中语文老师教学缺乏创新性。

当前活跃在教学一线上的高中语文老师,受教育体制的影响,偏重追求语文教学的工具性而对教学的人文性缺少关注,老师为了使得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在语文课堂上对内容的讲解形成一种固定思维方法,老师传达给学生的也都是一样的答题技巧,这样的教学方法泯灭了学生的个性化、创新性思维能力,抹杀了学生的闪光点,学生读课文时的想法、见解也被考试占据,头脑中想的是怎样划分文章段落、归纳文章主题,对于文章中涉及的丰富的人文知识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还有一个现象就是老师在讲课时过分依赖课本,完全以课文为中心,不敢越雷池一步,千篇 一律,教学缺乏吸引力和创新性,使学生渐渐失去了求知的欲望,渐渐失去了自身的个性。

校园及周边文化没有形成有益引导。

当前,大多数学校把重点放在学生的升学率上,没有人关注高中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学校有关部门也没有为学生营造良好文化氛围的意识,高中学校的宣传栏、黑板报没有起到宣传校园文化的作用,针对高中生开展的文化讲座、讨论会几乎没有,学校没有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并且现在大部分学校都是在市中心,环境嘈杂,并且周边娱乐场所众多,对于一些自制力不强的学生极易产生不良影响,学生逃课去网吧的现象经常发生,这些都不利于培养高中生的人文精神。

2、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的方法策略

老师要有人文精神素养。

激发学生潜在的人文精神。

小学四年级论文 第8篇

小学四年级教学论文

谈四年级语文复习

每个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温故而知新的道理,复习就是要让学生温故中找出新思路,让学生在复习中得到提高。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每个老师都会认真对待复习。可是,为什么有的老师上的复习课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有的老师上的复习课却是事倍功半呢?答案就在如何上复习课。根据我几十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认为上好复习课要做好以下几点:

1、拟定复习计划

我这里所说的计划,不是写在纸上,给领导检查的计划,而是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而拟定的切实可行的施行方案。复习前,我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出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在复习的时候,我首先会依据教材,不超出、不缩减教材的知识范围;其次既重视对知识的复习,有重视能力的培养;再次要注意把握重点,突出难点,科学设计复习内容,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做到有的放矢,避免盲目性和平均使用力量;最后还要注意复习内容全面完整,复习方法的灵活多样。这就是我在复习期间拟定的计划,在复习的时候,完全根据这几点原则去做。

2、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四年级的孩子都是十岁左右,个个都是特别爱玩的年龄,让他们不玩比登天还难。但是,复习的时候一般来说就是半个月左右,这段时间还是要孩子少玩多学。每次开始进行复习的时候,我就会问学生一个简单的问题,同学们是想现在边玩边学,学也没有学好,玩也没有玩痛快,还是想现在认认真真复习,暑假的时候才痛痛快快玩呢?这个问题问过我教过的所有学生,他们的回答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好好复习,暑假痛痛快快玩。回答虽然肯定,声音也特别响亮,但真正做到还是需要老师跟家长的监督才行。复习的时候,我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必胜信心;我会告诉学生,学习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会鼓励学生,克服畏难情绪,让他们知道困难是弹簧,你强他就弱的道理。整个复习阶段,我对学生做到了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让他们养成自觉复习的习惯,让他们在充满自信中学习。

3、提高学生复习的兴趣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不记得这句话是谁说的,但我知道这句话是真理。所以在复习的时候,提高学生复习的兴趣是我复习时候花费最多精力的事情。上复习课的时候,我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高他们复习的兴趣。记得复习日积月累的时候,我让全班学生读日积月累,又让全班学生背日积月累,一起读和背都是声音洪亮,流利极了。我高兴地表扬了他们,孩子们也个个面露得意的神情。后来,我分组背诵,每个组的学生也是兴致勃勃,个个都想自己那个组能得到老师的夸奖,8个小组背诵都很不错,又得到我的夸奖,他们表现得更加神气十足。最后,我让学生比赛默写,男同学一组,女同学一组,看哪组同学成绩优异。男、女同学各选派一个代表,在黑板上默写,其余的同学在家庭作业本上默写,默写得快的同学还有一分奖励,看谁得分高。学生听我说完,就积极行动起来,生怕自己那组落后。25分钟以后,很多学生就把默写的本子交给了组长,我告诉组长,错一个字扣一分,快下课的时候,比赛结果出来了,女同学取胜,赢得师生热烈的掌声鼓励。乘着他们兴致勃勃的时候,我还布置了家庭作业,让他们在日记中学习运用日积月累的句子,运用得好的同学的日记明天早读课的时候,读给全班同学听。这样一来,日积月累的复习就算完成了,效果也很好,期末考试的时候,我班大部分学生的日积月累考试题目都是满分。

4、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有了扎实的基础,才能筑成牢固的高楼大厦。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小学语文更是基础的基础,所以,语文复习必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在复习的时候,我努力做到内容的全面完整。小学语文每个单元都有词语盘点,这就是重点词语,复习的时候,我让学生自己找出学习的时候没有掌握的词语,然后找出平时爱错的词语,现在认真写几遍,学会为止。等他们认为自己全部学会了,我就听写,检查一下到底掌握了多少。大部分学生都掌握得不错,有个别没有听写对的词,回家再复习一下,然后让家长给听写。如果学生能够按照我的要求做好,字词的知识也能好好掌握了。这仅仅是掌握基础知识,还远远不够,在复习的课堂上,我还会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让他们用词语造句,选词填空,写出近义词和反义词,多音字组词等等。用这些方法全面复习字词句篇,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听说读写的系统训练,促进学生的观察、思维、理解和表达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最后,还会引导学生寻找知识的规律,归纳复习的方法,从而落实基本技能,让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全面提高。

5、复习资料的选用

现在的复习资料到处都有买,可以说是铺天盖地,有的老师会让学生买一本资料,然后复习的时候就每天做一点。我认为这样的方法虽然省事,但不是最好的方法。因为有的资料超出教材范围,有的资料胡编乱造,就算有些资料比较好,却也不一定符合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所以对于这些资料,还是不能够盲目崇拜,一味拿来,而是要根据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挑选,重新编排。复习的时候,紧扣教材复习基础知识,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基本上,挑选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以教材为基础,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的复习资料给学生适当练习,这才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我没有让学生买资料,但我自己却买了一些资料,复习的时候,我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编出来给学生练习。有时候,我还会上网查一些资料,把我认为好的打印出来,让学生练习。因为我复习的资料不多,又是精挑细选的,基本上是学生在四年级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学生写这样的练习都很乐意。学生乐学,自然效果就好。

6、搞好作文的复习

作文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在复习的时候,我特别重视让学生进行作文的训练。小学生作文,归纳起来也就是几个方面,写人,记事,写景,写物。复习的时候,我让学生反复写这几方面的作文,写好以后反复修改,力争做到语句通顺,描写生动形象,不管是写人还是写事,都要让事实说话。写作方法上,我告诉学生,有很多的方法,现在你们先学好一种方法,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开头紧扣题目,中间具体描写详细,结尾照应开头。

为了让学生弄清楚这样的写作方法,我会写下水作文。我的下水作文,一般情况下,不用深思熟虑,为了提高学生写作文的兴趣,我会让学生说题目,写谁、写他那些方面?例如,我们这个学期有个单元的作文,题目是《我敬佩的人》,当复习到写人的作文的时候,我就告诉学生,上课的时候,同学们写了《我敬佩的人》,现在同学们想想,还可以把敬佩这个中心词改成其它什么词?听到我的问题,学生就七嘴八舌地回答起来,有的说可以改成喜欢,题目就变成《我喜欢的人》;有的说可以改成爱,题目就成了《我爱的人》;有的说可以改成羡慕,题目就成了《我羡慕的人》……我把同学们说的题目都写在黑板上,赞扬他们改得好,他们的兴致也越来越高。当他们不在举手回答的时候,我问:“同学们想让老师用教你们的方法写篇作文吗?”“想。”这异口同声的回答特别响亮。我又问:“那写什么?写谁呢?”听了我的话,他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班长站起来说:“老师,我们班的同学都喜欢你,就写你吧,题目就是《我喜欢的老师》。”班长说完以后,我就问学生:“同学们同意班长的提议吗?”又是异口同声地回答:“同意。”

就这样,我用孩子们的口气,当堂说了一篇下水作文。先紧扣题目,告诉喜欢的人是老师。然后每段的开头一句话,点出这段要写的内容。依次是喜欢老师的嘴,用事实写出为什么喜欢老师的嘴;接着写了喜欢老师的眼睛,用事实说明喜欢的原因;然后写喜欢老师的心,也用事实说明为什么喜欢。说到这里的时候,下课铃响了,我对同学们说:“没有时间了,可以结束了,同学们自己能写好结尾吧。希望同学们回家以后用老师教的方法,写好这篇作文。”第二天,我检查学生写的日记,有的学生比我说的下水作文还好,对我的观察也很仔细,对我所做的事情也是津津乐道。后来,我还让学生喜欢写谁就写谁,一定要用事实说话,把事实写具体。复习写事、写景、写物的作文也是一样,我这样做,只是为了告诉学生,别怕写作文,写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遇到的事情写出来。经过这样的复习,大部分学生都能提高自己写作文的水平。

总而言之,复习是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再现过程,不是新授内容的简单重复,是对知识的巩固,是让学生在复习中得到提高,开拓思路,扩大知识面。在复习的时候,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复习,我相信,这样做了,就一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学四年级论文 第9篇

摘 要:很多学生都不喜欢学习数学,尤其是小学生,他们认为数学的学习根本没有任何用处,既不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不能让他们用其他的方式与人进行交流,而且十分枯燥无味,让他们在课堂里学习数学无异于是剥夺他们的乐趣,他们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喜欢学习数学。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但是他们对于一门课程的喜好程度却分得十分清楚,如何让这个年纪的学生对数学感兴趣是教师一直都在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

让小学数学更具趣味性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是不是适合自己所在的教学环境,如果不适合自己,那么该方法多好都没用,所以让小学数学教学更具趣味性的意思不仅是要形式上有趣味性,更要注重它实质的作用,进行趣味性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改变自己对数学的一贯看法,听讲时不再觉得数学是枯燥无味的学科,做作业时不会难以理解,对数学的学习怀着热爱之心,这样趣味性教学才起到了作用。

一、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活跃度

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堂过于沉闷他们肯定不愿意听讲,数学的教学本来就没有多少趣味性可言,如果教师选择以往的教学方式,施行“填鸭式”的教育,那么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会越来越低,同时也会让自己的教学越来越没有趣味性。四年级的学生他们性子里的活泼和感动以及喜欢新奇事物的心态还没有改变,所以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他们来说亟需得到改变,对数学的教学来说更是如此,他们很有可能会因为讨厌数学而开始讨厌数学教师和与数学相关的一切东西,甚至一听到数学课就头疼,所以教师想要提高自己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就必须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从以往传统的牢笼中跳出来,我们在这里并不是批评传统的教学方式一无是处,但是不可否认,这种教学方式确实会禁锢人的天性和思维,让人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因此课堂就异常沉闷,教师在改变教学方式时可以从改变自己讲课的口气、语调,也可以从改变教学主体、改变课堂中心入手,在讲课时适当穿插一些小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多学生在数学课进行到一半时会觉得很无聊,开始走神或者遐想,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小故事和一些笑话来帮助学生放松一下,然后再进行教学,效率就会高很多,通过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来提高课堂的活跃度,学生就会觉得学习数学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会积极思考问题,整个班级学习数学的风气就会大大改变,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就提高了很多。

二、进行小组互助学习

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第二个方法就是进行小组的互助学习,一方面,这可以让学生互相竞争,成绩好的学生能够带动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家共同进步;另一方面,这样可以及时解决学生之间存在的一些问题,很多学生在学习时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又羞于向教师开口,这时如果能够得到小组中同学的帮助,那么他们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小组互助学习能让学生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同时能让他们在课堂上更加有目地的讨论,这样课堂就会被调动起来,教师在教学时也不会感觉到压力大,教学的心情放松,趣味性自然就会增加。教师能有更多的时间来思考进行趣味教学的方法,让数学教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

三、作业互批,快速进步

小学生总是不愿意让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但是在寻找别人的错误方面有着很高的兴致,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一特点,让学生进行作业互批,学生做完作业之后不用交给老师,交给同桌或者是同一小组的人,大家互相批改对方的作业,学生在以往的数学学习中一直都处于被动的状态,现在能让他们主动来发现别人的错误会让他们觉得数学的学习趣味倍增,表面上看起来这个工作是让学生为了感觉到学习数学有趣,但是实质上学生发现别人的错误的过程就是发现自己错误的过程。四年级的学生不像一年级或者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发现了别人的错误之后会在暗地里反思自己,看自己是否也有同样的错误,这样无形中就让他们快速地进步了,这个方法一石三鸟,既提高了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又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也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反省自己,快速进步,意义十分重大。 四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总之,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方法有很多,如果教师真的有心,就一定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四年级的学生不像低年级的学生难以管教,他们有更强的学习自主性,所以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爱上学习数学和数学成绩提高一定能实现,以上提到的方法都值得借鉴,但是我们还是不能忘记自己的最终目的。 四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参考文献:

[1]刘杨杨,张易琼.浅析如何有效提高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效率[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47):14-15.

[2]刘钰杰,苟旺旺.浅谈怎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以小学四年级教学为例[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68):18-19.

小学四年级论文 第10篇

古诗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它们有的描绘祖国的壮丽山河;有的勾画优美迷人的自然风光;有的叙述朋友之间难舍难分的深厚友情;有的借景(物)抒情咏志、含蓄隽咏……因而,无论从新课标的要求,还是从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来看,对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都给予了重视。但是,由于古诗的形式体制、遣词造句等方面与现在的语言习惯差别很大,因此,古诗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个难点。下面就自己在古诗方面的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了解背景,理解诗意

学习古诗,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知道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心态,然后再去理解诗意、体会感情就容易多了。如《春夜喜雨》一诗,诗人杜甫在创作此诗时,因陕西旱灾严重来到四川成都定居已有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因而对春雨之情很浓,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这样,学生了解了诗的写作背景,再去理解古诗,就会水到渠成。

二、嚼字品词,加深理解

三、学会想象,体会感情

每首古诗都着力表现一种意境。因此,在理解了诗的大意后,还必须深入挖掘,细细品味,发挥想象力,把学生引入诗的情境中,使诗中描写的景象在头脑中浮现出来。这样,就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就会对诗意理解得更深刻,对感情体会得更深入。比如在学习《锄禾》这首诗时,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幅画,然后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学生争着说:

“我看到了一个中午,有很大很大的太阳”。

“我看到一个农民伯伯在地里锄草,他的衣服全汗湿了,他很辛苦”。

“我们吃的饭都是农民伯伯的汗水换来的……”

这就是诗中的真实画面,根据学生所说的加以引导,学生就会懂得珍惜劳动,珍惜粮食。

小学教材所选的古诗大都是语言优美,充满诗情画意的,学习每一首诗如果能让学生在头脑中出现画面,那学生对诗的内容无形中就了解了,在引导中也能体会诗的思想感情。

四、指导朗读,熟读成诵

小学四年级论文 第11篇

题目;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阅读图式的建构研究

摘要: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最大的挑战就是阅读, 在阅读中如果学生能够养成一种惯性, 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 在阅读时就不会由于迷茫而无法理解一些内容, 这就是学生阅读图式建构的优势, 通过让学生养成这种能力, 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效率。本篇文章主要讲述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阅读图式的建构。

关键词: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 阅读图式; 建构; 方法;

小学四年级的语文阅读相比低年级的学生来说, 难度加大, 篇幅加长, 需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一定的辨别能力, 筛选出有用的信息, 这样才能做到有效阅读。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同样学生也需要教师的引导, 在教师的教导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之后, 再进行阅读时就能容易很多。

一、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 还一直把学生当作低年级的状态对待, 对每一句话都细心解释, 确保学生能透彻理解每一篇文章, 这样一步步引着学生阅读虽然能让学生把课本中列式的每一篇文章都读懂, 但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没有提高, 没了教师的指引和解释之后学生的阅读就会回落到原先的水平, 因此一步步引着学生走并不是好事, 教师需要学会放手,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能力能够自己去阅读和理解文章, 教师要做的不是让学生理解好眼前的每一篇文章, 而是要刚学生建构起阅读图式, 能轻松应对各种文章, 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让学生脱离教师之后也能对各种阅读中的问题应对自如。

二、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阅读图式的构建方式

阅读图式的构建就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养成一定的阅读惯性, 知道每一阶段的任务, 三四年级的学生在刚开始时可能没有这种意识, 因此教师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养成这种习惯, 在自己的引导下慢慢进步, 最后可以独立进行阅读, 为学生更多的阅读打好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构建阅读图式教师需要制定一定的计划。

(一) 明确阅读流程

(二)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回答问题

阅读图式的构建是为了让学生理解文章内涵, 因此为了考验学生是否通过阅读流程的指引达到了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一系列的阅读之后, 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 关注学生对于哪些方面理解不够透彻, 进行阅读流程的调整, 让学生的阅读图式在构建之初就能比较完整, 比如学生阅读完《爬山虎的脚》这篇文章之后, 教师可以问学生“爬山虎的脚是如何帮助爬山虎向上爬的?爬山虎的脚在爬山虎的成长中死了什么作用?”等问题, 如果学生对于一些比较难的问题都可以理解, 就说明自己的阅读流程目前来说没有太大的问题, 学生的阅读图式能够在现在的阅读流程指引下顺利构建, 如果学生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 教师就要分析是文章本身有难度还是学生的理解除了偏差, 根据具体的情况调整阅读流程, 让学生能更好理解, 帮助学生完善阅读图式的构建。

总之, 在小学阅读过程中, 老师要帮助学生养成阅读意识, 要让他们知道如何去阅读。阅读不是囫囵吞枣, 也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阅读是有规律可循的。通过建立阅读图式, 可以提升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让小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只有这样, 才能让阅读走入小学生心中,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阅读图式的构建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它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一步一步进行创建, 这样, 才能更好的提升小学生的阅读, 使阅读和小学生分离不开。

参考文献

[1]陈晓芬.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阅读图式的建构[J].新课程:小学, (2) :125-127.

[2]陆文红.小学四年级阅读教学中图式建构的意义和策略[J].中小学教材教学:小学版, (4) :25-27.

[3]罗红霞.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图式的建构[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15) .

小学四年级论文 第12篇

学语文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还指出: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由此可见,教师首先要明确小学写作教学的目标,做好习作入门的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才行呀,故而,我觉得应该遵循这三步走:

第一步:培养兴趣,让学生有的写(第一学段)

作文要早起步,晚约束,“兴趣是第一位老师”,确实,学生尝到了写作的趣味,甜味,像刚学步一样走好了写话(甚至一二年级就开始拼音写话)这一关,话不在乎多,长则七八句,短则两三句,只要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引导学生学着去写观察到的事物,用心写出自己想到的感觉,学生会觉得想写,有的写了,这写作的大门就已经向学生打开了。以后,写作教学就能一路好走。

第二步:热爱生活,让学生大胆写(第二学段)

名人就说过:生活即作文,作文来源于生活。因而,我很注重平时在学生面前快乐生活,全身心地同学生一起寻找生活的滋味,不论是“酸辣菜”,还是”甜美汤“,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最好的,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生活,品尝生活,热爱生活,让学生大胆写。能大胆地写清楚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把生活中的场景写细写活就了不起了。教师要当好伯乐,尽力发现每位学生,每篇作品的”亮点“、”闪光处“,大力表扬,相信在教师欣赏的目光里,每位学生都是千里马。

写作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动笔的欲望;写作有了生活,就等于文笔有了源泉。扎实走好前两步,学生有的写,就能写”大胆文“。我觉得学生会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平时怎么说就怎么写了,这就是作文,不要把小学生的作文当作品,而是要牢牢记住:小学生的作文叫习作,是处在练笔的过程呀,因而,走好前两步是打好了写作的扎实的基本功。有人说:小学生应该快快乐乐做事,认认真真做人,简简单单做文。看来还真是这个理呀!

第三步:方法入手,让学生小心写(第三学段)

我们知道,有了方法,能使一件事做得更轻松,做得更完美。学会一些方法对小学生的启蒙学习非常重要。所以,我要说,在写作教学中遵循方法入手,让学生从大胆写到小心写,由”大胆文“过渡到写”小心文“,掌握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是五六年级的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

学生不会随意写,会慢慢地斟琢选材,推敲言语,什么可以写,什么更好写,什么写更好,怎样写最好,会不自觉到自觉地知道小小心心用好词,写好句,开好头,结好尾---这样,写作教学就有了层次,有了进步,有了发展.

小学四年级论文 第13篇

摘要: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是小学教学最重要的阶段,对于打好学生的语文基础和引导接下来的教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承上启下的意义。语文是工具性学科之一,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语言沟通的技巧。但是由于传统思想的限制,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方法还存在很多不足,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新课改的理念也不契合。针对这样的现象,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对语文的教学,从课堂教学、作文教学、作业布置以及课外教学中开展有效授课,从而切实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有效性

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必修课,也是教学的重点,对于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提高语文素养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汉语是我国的母语,语文学习还关系到其他科目的教学质量,影响着课程的把握和理解。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实施,传统的四年级语文教学方法已经不符合学生的学习诉求,只有创新教学的方法,树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从语文课程的内涵出发,才能构建高效课堂,做好有效教学。本文就从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的现状出发,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材内容,设计教学的良好制度,找到有效教学的方法。

一、有效的课堂教学

课堂是学习最主要的地方,也是教师授课的场所,课堂的40分钟时间是学生高效学习的关键。但是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的效率,就成为了教师研究的重点。

首先,教师要充足备课,在教学之前熟悉掌握课本内容,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好适度原则,将备课过程中准备好的资料、信息向学生进行讲解,打好高效课堂教学的第一步。

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紧跟住学生的思维,了解他们的变化和诉求,及时与学生进行眼神上的沟通和交流,明白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不懂之处,并完善课堂教学,弥补教学存在的不足。

再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实施授课,改变单一教学存在的问题,用富有趣味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好奇心,从而全面实现教学的目标。

最后,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留下充足的空间,提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策略,扩展他们的眼界和思路,让他们主动进行思考,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学习。

二、有效的作文教学

作文是小学教学中最难一部分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小学生阅历浅,在写作过程中很难用词准确的抒发自己的情感,写出的文章有很多都是流水账,立意不够清晰,观点也不够鲜明。作为语文考试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作文的教学也体现着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语言技巧的运用。

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在不断的积累中掌握各类词汇和成语的含义,鼓励学生从说话入手,在平时通过日记的形式记录一天的生活。与此同时,教师要延展学生的思路,向学生介绍适合阅读的书目,在读书中扩展自己的眼界,掌握写作的技巧,在学习作文范文的過程中创新写作方法。当然,在写作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将情感抒发其中,鼓励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用真实的故事和语言打动读者。

三、有效的作业布置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也是高质量教学的关键阶段,有助于弥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巩固教学知识点。但是,要保证四年级语文教学的高效性,就必须在作业的有效布置中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分层布置作业

因材施教,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上,同样也体现在作业布置上。作为教师,要放开胆子,克服麻烦心理和整齐化一的思想,不要用一把尺子去量几十个学生。这既不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原理,也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教师应把作业分成几个层次,分别要求,分别提高。

(二)布置快乐性作业

教师要充分挖掘作业中的有趣的元素,编制成有乐趣的作业。例如:成语接龙、成语迷宫、看图猜成语、智勇神探、动手做做看、淘气的小标点、错别字纠察队、积累专家、朗读高手、背诵大王、学生设计作业等等。一个不识字的妻子写给她的先生的,信的上面只画了四只乌龟,请小朋友发挥想象力,用同音字把这封信翻译出来。通过这样的作业形式,学生能够更有兴趣的做作业,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

四、有效的课外教学

小学四年级已经是小学教学的高年级时期,对于学生进入初中学习具有重要的祭奠作用,仅仅依靠课堂的教学时间,学生无法扩展眼界和延展思路,不能学好语文课程。针对这样的现象,教师要对课外教学进行补充,在课后辅导的时候坚持“抓两头促中间”的辅导策略,强化纠错环节,实现培养优等生、补给学困生的双落实。要扩展辅导形式和内容,在以教师辅导为主的同时充分挖掘学习群体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同学之间的辅导由一师变为多师,由单向的师生辅导变成多向多层面的辅导。此外,通过课外读物的教学和阅读,让学生自主进行思考,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

五、结束语

打造“高效课堂”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小学四年级教学是教学的关键阶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基于传统教学方式是不足,教师要从课堂教学、作文讲解、作业布置以及课外教学四个方面创新教学的方法,立足教学实践,更新教育理念,探究教学本质,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娜.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十卷[C].:,20xx:2.

[2]郝俊格.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xx,(23):137.

[3]贾保良.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浅谈[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xx,(02):90-91.

[4]黄慧丽.小议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xx,(04):81+68.

小学四年级论文 第14篇

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营造良好氛围的前提

语文学科本身就具有较强的人文特征,教学中,教师不能违背语文的学科特性。教师要营造宽松愉悦、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来体现语文的人文性特征。人与人之间本来就是平等的,师生之间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以形成团结一致、共同发展的良好势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乃师生关系和谐发展的基石、师生沟通心灵的桥梁。曾记得《列夫托尔斯泰》一文中描写托尔斯泰眼睛的一段话:“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学生对此感到疑惑不解。此时此刻,我便想到了《西游记》中各位大仙的兵器,并以此来激起学生的兴趣。我说道:“难道托尔斯泰的眼睛能像太上老君的宝葫芦、金角大王银角大王的金角一样能把世界上的物质吸进去?”学生齐声否定后,我又问:“我的眼睛能把语文书吸进去吗?”学生答:“不能。”笔者一本正经地说:“我说我能!我能通过眼睛把这本书的内容记到我的脑海中去。所谓‘吸进去’就是指将知识记入脑海中。”我接着再以好差两生的评价让学生领会了什么是“放出准确无误的频波”。最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让学生自己概括对该句话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创造力才能得到开发,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教师要放下“唯师是从”的尊严,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建立新型的民主交流、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多给学生展开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多给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和自由。教师要重视语文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方法,要尊重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特别是与老师不同的意见。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不屈从于教师,不迷信于权威,不盲从于教材,敢说“我认为”。只有教师彻底放开学生的手脚,为他们搭建自由表达、自由活动的舞台,让他们尽情的想象,尽情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其学习效果才能达到最佳,课堂氛围才能良好。

二、动手操作是调动课堂气氛的抓手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教育家短短的一句话道出了实践操作的强大力量。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很有必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意识。如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浓厚的读书氛围,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布置教室。学生通过想象、查阅资料、合作、动手操作,在很短的时间内使我们的教师变得书香四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锻炼了的动手能力,而且锻炼了思维能力。

三、多媒体技术是营造课堂氛围的助手

多媒体技术融声形于一体,在辅助教学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可以将教学内容以多种形式呈现出来,给学生以生动形象之感觉,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很强的优势,但是教师切忌泛滥使用多媒体,也就是说多媒体的使用要适时、适事。如在教学《芦花荡》一课时,首先,我播放了《小兵张嘎》的片尾曲,并加上旁白;同学们,刚才大家听到的插曲出自哪部电视剧?(学生回答)故事中小主人公主要活动的地点是哪里?(学生回答)同时,我适当配以旁白:白洋淀里淀水浩渺,苇田无边,水道纵横,足有两三千条,极为壮观,是旅游爱好者观光游玩的一大景点。可就在60年前,这里曾是_大舞台,演绎过无数个英雄传奇,今天我们就顺着孙犁的《芦花荡》去结识一位老当益壮、让敌人闻风丧胆的传奇英雄。然后,我板书课题:《芦花荡》,并紧接着播放配乐配、范读课文等,给学生直观形象、生动新鲜的视听感受。

四、教学设计是提高兴趣的保障

学生只有对教学内容充满兴趣,才能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课堂氛围才能积极活跃。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如教学《芦花荡》一课时,我结合问题情境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我出示了两个问题:老头子最后与两个女孩儿告别时说了些什么话?老头子会因为这次失误而改变性格吗?学生看到问题兴趣便油然而生。紧接着,我让学生在事先分好的小组里展开讨论、进行探究。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讨论得有声有色。这种活动给了学生自由学习、合作学习的空间,他们可以在自己的小组内尽情想象、尽情表达,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五、结语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教师只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就一定能寻找到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方法,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小学四年级论文 第15篇

空间观念的培养是指通过物体、图形等元素,让学生逐渐掌握一定空间概念,从而为学生形成更成熟的数学思考习惯奠定坚实的基础。具有较强空间感觉的学生,通常其思维能力较强,想象力也比较丰富。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小学数学教师的关注度也开始往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观察力方向倾斜,这也丰富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注入了新的活力。空间观念和观察力不仅是学好数学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学好别的学科、处理日常生活事务的基本素质,教师务必把握好观察教学这一重要环节,与学生一同去探寻数学的美好。

一、观察物体教学的重要性

数学教学是对数学对象(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结构关系等)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间接反映,并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理想活动,而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都属于数学思维能力的内容,观察物体教学在培养学生这两种能力的同时,也锻炼学生学会用观察、类比和演绎的方式进行推理,辨明数学关系,最终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观察教学是让学生通过对自然界数量关系与图形关系的观察,思考并提出问题然后与同学们讨论,并能自己发现规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其出发点在于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培养学生质疑和批判精神,并逐渐形成足够的洞察能力。

二、小学四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学的策略

(一)要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

观察是学好数学学科的基础,没有细致、准确的观察,学生就不能把题目看清楚、把解题过程写具体。在观察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软件的真实情景引起学生观察的兴趣,利用多媒体软件提供的图像、动画、活动影像等图文音像并茂的情景代替老师的口头演说,不但容易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在观察教学中,老师要让学生在观察之前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观察的训练。不可想象没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会有好的学习成绩,所以老师在观察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利用他们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养成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事物、观察人的好奇心和良好习惯,着力进行空间感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甘肃省会宁县甘沟中心小学的数学老师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立方体、圆柱体等教学道具,让学生观察物体形状的不同,并坚持写观察日记,让学生多理解生活,了解社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观察兴趣。

(二)教给学生观察物体的方法

观察物体要有方法,要学会寻求因果,要对自己观察到的结果再追问一次为什么,还要把自己的结论当成敌人去攻击,然后论证,运用演绎的思维方式破除既定的思维模式。老师在观察物体教学中要把这些观察物体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加强目标判断,不是你观察什么,而是你不观察什么,在摸索中有意识地接近正确的途径。观察物体教学中的观察方法主要是指如何去分析、概况肉眼所见的物体中的内涵和外延条件,这对帮助学生快速解题,提高观察能力和立体空间感都是十分重要的。老师要通过正规系统的教学辅导,准确、简捷的授课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最终掌握完整正确的观察技巧。

为了能够更好地教给学生观察物体的方法,传统封闭式的教学方法就要转变为开放式,此外还要变灌输式为启发式,变学生被动模仿为主动发现,让学生用自己的各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事物和现象,不应对学生有太多的框定,而是应该让他们学会观察物体的方法自己去发现问题。

淄博市临淄区梧台小学在小學四年级数学课堂上邀请了专业陶艺老师指导学生们捏出各种形状的物体,通过自己动手的过程,学生逐渐掌握了观察物体的方法,也牢固地掌握了知识要点,如此新颖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以及艺术审美能力也是一种锻炼。

(三)给学生提出观察目的和任务

在观察物体的教学中,老师要明确给学生提出相应的观察目的和任务,这样才能让学生避免观察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观察物体的效率。学生也要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打破思维路径的依赖,不要只会用一个标准去观察物体,也不要只是一条线式地去观察物体,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多观点来观察物体,这样才能看清物体的全貌。另外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也要有自己的主见和独立的判断能力,对老师所给出的观察目的和任务要熟稔于心,遇到问题时要充分开动脑筋,只有对所观察的物体做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及分析,不轻易听信同学们的结论与判断,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河北承德县下板城小学数学老师在观察物体教学中总是开门见山地给学生指出观察目的和任务,避免学生“摸着石头过河”,让学生在观察的世界里能够游刃有余地探寻物体的奥秘,打开空间观察的新世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小学四年级教学中的观察物体教学在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阶段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老师应紧扣大纲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实施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观察物体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掌握观察技巧。观察物体教学就是通过显性的物体知识提升学生隐性的思维、观察和空间认识能力,让学生通过参与教学对物体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整体印象和认识,实现知识的自然生成,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参考文献:

[1]董红.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改革初探[A].《教育科学》组委会.6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教育科学》组委会,:1.

[2]樊孝年.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方法浅谈[A].百川利康(北京)国际医学研究院.201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百川利康(北京)国际医学研究院,2016:1.

[3]张丽,郑大明.形象化,概念教学的有效支点——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直线、射线和线段》教学感悟[J].教育科学论坛,2014,(04):65-67+4.

[4]杨磊.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策略——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课为例[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4,(02):65-70.

小学四年级论文 第16篇

一、语文新课标中探究性学习的含义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往及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培养能力与知识传授之间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质疑和探究,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而有个性的过程。而探究性学习则是以探究这种活动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可见,探究性学习是满足语文新课标要求,能够集教师积极引导和学生主动探求为一体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一方面,探究性学习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束缚,凸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其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力,探究性学习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与掌握得到加深,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更广泛地掌握相关语文技能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探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符合新课程标准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一)营造探究性学习的氛围

“学贵有疑”,学生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能发现问题,思考并解决问题,是完成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关键。而且问题作为探究性学习的重要载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营造探究性学习氛围,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通过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不仅敢问,而且敢想敢说敢做,敢于创造。譬如,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启迪学生探究:烛之武用的什么方法,就能仅凭一人之力把秦国的大军给说退?烛之武又是处在什么历史背景下,给予了他展示才华的机会?等一些可以把握全文主旨的问题情境,有了这些问题情景以及从中产生的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浓厚的阅读兴趣就会被激发,在这样的氛围下,阅读探究活动就变成了学生自觉主动的积极行为。

(二)创造探究性学习的情境

(三)点播探究性学习的方法

小学四年级论文 第17篇

一、正确认识学法指导的意义

二、准确把握学法指导的常用方法

(一)讲授法

将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直接告知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尝试练习并反复实践,直至熟练。如理解词义句义法、概括中心法,修改文章法等。

(二)总结法

所谓总结法就是不直接告诉学生方法,而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学习内容给以示范演示,使学生明确采用的哪种新的学法,并密切关注学习过程,学后引导学生发现领悟、总结归纳。

(三)示范法

利用典型范例指导,学生依照方法步骤尝试学习,达到掌握的目的。如修改病句的“读-找-想-改-读”法。

(四)对比法

教材中类似的内容要采用类化的方法,不同的内容要选择不同的学法。教师要引导学生针对文本内容对采用的学法进行比较筛选,精选出最恰当、有效的学法。

(五)迁移法

利用已掌握的学法去学习新的内容,根据内容变更创新学法。如古诗及现代诗歌均可采用迁移法学习。

(六)模仿法

教师示范,让学生进行模仿。低年段朗读让学生模仿范读、录音及应用文的仿写等。

(七)渗透法

将方法渗透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反复体验实践掌握方法。

(八)尝试法

学生在尝试自学中,教师适当点拨,在交流合作中归纳总结新的学法。

(九)还原法

对于可正反操作的双向性内容,可采用还原法。如扩句缩句、陈述反问互改等,通过双向训练,可提升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总结出新的方法。

三、合理设计学法指导的步骤过程

(一)示范展示环节

小学生受年龄及心理限制,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因而在授课起始,教师不便向学生直接讲授或灌输抽象的学习方法。若直接讲授,很难被学生接受,效果会适得其反。学生即使接受了也只是机械地记忆套搬,根本谈不上深入理解和主动应用。因此,在学法指导的第一环节,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通过示范演示,使学生从教师的教法中感受学法,领悟学法,让学生积累具体形象的感性认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示范过程中,要切合学生实际,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要做到过程步骤明晰,层次脉路清楚,方法鲜明形象,易于把握操作,这样学生才能从中发现和领悟学法。

(二)反思归纳环节

通过第一环节的感受了解后,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第二环节中教师必须及时引导学生对第一环节的学习过程进行简要回顾与复习,指导学生从教师的教法示范演示过程中领悟和发现学法,将学习过程中发现、领悟到的学法归纳出来,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样学法才会在学生的心田与脑海中扎根,从而对学法的认识更加明晰和深刻。

(三)实践运用环节

第一环节的感受领悟和第二环节的总结归纳,已为后期的尝试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领悟和归纳学法只能是学法指导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核心环节,而不是终极目标。进入第三环节,教师要结合阅读教学实践指导学生将领悟总结的学法大胆运用于尝试练习之中,让学生通过一定量的自学实践练习才能真正掌握学法,并不断熟练应用学法。只有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以巩固并逐步提高进而内化为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

(四)检查巩固环节

学生通过一定量的尝试练习之后,学法是否真正被内化或掌握,还不能定论。此时,教师必须采用得力措施和恰当的方式及时检查学生对学法自学运用的效果,掌握并了解学生对学法的掌握情况。在这一过程中,检查巩固环节是不可或缺的基本环节。教师通过对学生学法自学运用效果的检查,能及时肯定学生在学法运用中取得的成绩,使学生及时获得成功的满足和喜悦,不断激励学生运用学法的的热情和兴趣,也能及时纠正学生在学法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导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改进并逐步完善。

四、结语

总之,学法指导中教师必须充分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善于把握教材中不同内容和文体的特点,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学法指导的程序步骤,合理选用学法指导中的基本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真正实现和达到学生自能读书的目标。

小学四年级论文 第18篇

摘要:

新课改所做出的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要求教师要充分尊重小学生,不仅要设计出能够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教学活动,还要坚持多元智能理论,允许不同的小学生以不同的速度来获得不同的发展,这对于正面临“小升初”学习压力的六年级学生是十分重要的。对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教学进行分析。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小学语文;理论研究

六年级的小学生会在一年的学习之后面临自己人生中所遇到的第一个大型考试——“小升初”。在六年级的语文课堂上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思想,可以让小学生的个人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使得六年级小学生在心理、精神上都获得学习自信,消除考试所带来的焦虑感、紧张感,有效解决六年级小学生的厌学问题。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能优势,一个擅长写作的人不一定擅长说话,一个不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学生也不代表他们的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水平的低下。教师必须要有一种善于发现、善于挖掘的能力,促使六年级的语文教学走向个性化、全面化。下面,笔者从学习任务的多元化、语文练习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多元化三个角度,来讨论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六年级语文中的具体应用。

一、学习任务的多元化

当小学生进入六年级之后,许多教师都会在“时间少,任务重”的紧迫感的驱使下,恨不得将所有的语文知识一股脑地倒给小学生,也会下意识地要求所有的小学生用同样的学习效率来完成同样的学习任务,这就让许多语文能力不足的小学生承受着过重的学习压力。多元智能理论允许小学生的智能、学习能力存在显著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要使学习任务多元化,让小学生根据自身的语文水平来选择相应的任务,使其保持松弛有度的节奏来完成六年级的语文学习。

二、语文练习的多元化

“题海战术”似乎成为传统语文教师在短期内提升六年级小学生语文成绩的基本战略,教师很少会考虑哪些知识已经被小学生掌握,哪些语文知识还需要小学生重点练习,只是一味地布置大量的练习题,让六年级的小学生疲于应付。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教师要改变这种毫无重点、毫无层次的语文训练方式,而是要将语文练习进行分层,或者是以专题训练的方式进行,使得小学生能够有计划、有重点地来训练自己的薄弱环节。

在组织六年级小学生进行语文练习的时候,我会设计语文基础知识专题、阅读理解训练专题、习作练习专题、古诗词背诵专题等几个专题模块,并且将其整理成练习册,将其分发给每个小学生,小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来进行选择。但是,有一部分小学生对自己的语文知识结构的认识并不清晰,所以他们不知道该选择哪项专题。为此,我会结合他们在语文课堂上的表现以及语文试卷中的具体得失为他们提供练习建议。

三、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一刀切”是导致六年级小学生不喜欢学语文的基本原因。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教师不应该只用语文成绩来评价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而是要綜合考虑每个小学生的整体表现,促使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让六年级小学生接受全面的、客观的语文学习评价,使他们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变得更加快乐、自信。

在评价教学中,教师应该要对不同的小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评价与甄别,要因人而异、因势而定。如果一个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水平较高,那么教师就要对他的阅读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小学生的日常表现比较好,但是在考试中的表现却屡屡不尽如人意,那么教师也要对小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肯定性评价,避免小学生因为成绩不够优秀而产生失望情绪;如果小学生在某个阶段的心理压力过大,那么教师就要暂时放低对这个学生的语文学习要求。

总而言之,多元智能理论是以促进小学生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发展为基本目的的,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指导、促进、启发等多重作用,真正将小学生的发展放在心上,使得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更加突出,也让更多的小学生真正喜欢上语文学习。

参考文献:

[1]白光沂.语文教育中的智能开发:多元智能理论下的教学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3):52-53.

[2]冯文全,田仙菊.多元智能理论框架下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改革[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36(4):107-111.

小学四年级论文 第19篇

四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基本结构与四年级上册教材一致:以的专题形式组织教材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

从五年级上册开始,口语交际、习作不安排在语文园地中,单独作为一个体系;我的发现改为交流平台;课后思考练习题的叙述语气也有所变化,主要从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来考虑的。

二、加强目标意识

明确四年级下册教材的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只规定了中年段的教学目标,编写教材依据的是课程标准,要考虑怎样实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还要考虑将中年段的教学目标分解到中年段四册教材中,通过课文、课文后面的思考练习题、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以及其他的一些内容来体现、落实这些目标。学生语文的能力发展与其他能力发展不同,它不是直线式的发展,是环环相扣、螺旋上升发展的。这就需要教材编写遵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

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目标,有的不是一学期或一学年所能达到的,既可能是阶段性的目标,又可能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目标,如中年段的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低年级是“学习”、高年级是“能”);又如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是小学阶段一以贯之的目标。

我们在编写四年级下册教材时,既注意了落实必须一以贯之的目标,又注意了落实阶段性比较明显的目标,并且注意阶段性目标之间的联系与衔接,力求准确体现语文教学目标的整体性、阶段性和连续性。

1、认字200个,会写200;累积认字2600个,会写20xx个左右。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不认识的字要想办法认识,如查字典)。提高汉字书写的速度。(修订的课程标准,要求中年级累计认识2500个左右的汉字,会写1800个左右的汉字,减少了200个)中年段的识字、写字教学,往往被忽视或重视不够,识字、写字教学应该作为小学语文的常规教学,但是,低、中、高不同的年段,处理识字、写字的方法要有所不同。

2、会使用字典、词典。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修订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查字典、词典的方法: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会默读。(修订的课程标准把原来在低年级的默读要求提到了中年级,即“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养成好的默读习惯应该从低年级开始,学习默读时培养,到了四年级,应该训练学生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和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6、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感受作品中生动的人物形象和语言。(语文园地中“我的发现”给予方法的提示,如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与复述课文是互相联系的,在第八组的“我的发现”中给予一些方法的提示)

7、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这是一项经常性的要求,在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情况下,可以多积累一些精彩的句段)

8、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课外阅读要有一定的.量的要求(课程标准对中年级的阅读总量是不少于40万字,教科书在第八组推荐了学生课外阅读《伊索寓言》《西游记》和寓言故事、民间故事)。

9、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这是与阅读教学的训练目标相一致的,由读到说)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语文园地五、六中口语交际和习作,将说、写感受和体会作为一项内容;语文园地八中的口语交际:推荐一本书,其中一个要求就是谈感想;评价的标准为“说得清楚、明白”,语文园地四也将表达得“最清楚、最明白”作为评价标准)

10、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能把内容写清楚、写具体。能修改习作中有错误的句段(整篇习作的修改,安排在高年级进行训练,三年级开始习作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句子的修改)。尝试写读后感、读书笔记(一些课文后安排了小练笔,要求学生写感受、写体会)。

教材在编排上,一方面考虑说写结合,说感受、想法和体会,再下来;另一方面,教材在五年级上册,提出了写读后感的要求。这是为高年级写读感做一些铺垫。

11、能在综合活动中,提出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讨论;初步学会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与运用。(高年级教材中每册安排的一个大的综合性学习单元,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搜集资料与运用资料的能力)

以上从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方面,提出了四年级下学期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不可能在每一组、每一课的教学中都能体现、落实。在教学中,每一组、每一课都应该有语言文字训练的侧重点,训练的目标应该更明确,更到位。下面就每组教材的编排和教学中注意的问题(每组教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不展开来说,教参中有说明;下面侧重介绍语言文字训练的目标)

三、每组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组

本组课文以“走遍千山万水”为主题,虽然是选取有关山水景物的文章来组织单元,但实际上暗含着围绕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来编排。如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除此以外,还要了解排比句式并学习运用,体会用优美语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这一组课文语言优美,易于朗读背诵,教学中要重视语言的积累,在诵读中体会山水景物的美好。

《古诗词三首》,可背诵、默写,了解诗词句的意思并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词这种形式,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可以讲讲词与古诗的不同。《忆江南》这首词共有三节,后两节可以让学生搜集,也可有老师告诉学生,但不作为学习要求。选做题可在第一课时进行布置,第二课时课文上完后进行交流。

小学四年级论文 第20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新课程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四年级语文课程。

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充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工作目标

1、深入对新课标的学习。

2、扎扎实实开展教研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新理念的学习;注重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

4、作好新教材的教学总结与反思工作。

5、扎扎实实地做到教学认真。

6、抓好培优补差工作,尝试多种评价方式。

7、积极参与课题申报、研究工作。

三、具体工作

1、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辅导学生以点面结合形式开展,抓好两头生,教师间互相合作,利用中午时间,每班选十个左右的优生,全年级分两个班,四个教师轮流上课进行优生的辅导,差生三节课后进行辅导。

2、组织好对学生每单元的评价。

尝试多种评价方法,采用一次考试与多次考试相结合。在期末考试时,允许学生申请复试,根据平时和期末最好的一次成绩来评定学生的成绩,考试成绩是以星级制来评定的。把自评、互评、师评结合起来。减轻学生考试的压力,让学生把考试当成了一种动力。

3、开展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特别是要让学生读好阅读升级书目,争取每位学生都能合格升级。

4、利用早读时间,培养学生默读能力,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这学期课文中安排了习作练习,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教给学生写作的基本方法,以鼓励、表扬为主,努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6、继续加强写字的指导,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小学四年级论文 第21篇

一、心投入,创设一个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

全这节课,我始终不忘运用充满激情的鼓励语,调动学生朗读和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生朗读过程中,不时安排“想读的,你就读吧”、“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感受读出来了”、“听你的朗读简直是一种享受”、“你听得真仔细,会听是会学习的一种表现”、“别急,再想想”、“同学们,咱们为他加把劲儿”等等,这些鼓励语的使用,使学生有了自信心,决定了课堂教学的“开放”,决定了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想像以及声情并茂地朗读。

二、读中感悟,加强了读书方法的指导

新语文教学大纲,加大了学生的阅读量,淡化了语言文字训练,注重了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这节课,我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如:在指导朗读——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同志们!用石头砸!”这句时,学生在读不到位的情况下,我注意将学生引入情境“同学们,你们瞧!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敌人正攀着石壁向我们这里爬上来,现在你就是班长马宝玉,面对此情此景你如何表达你的情感?各自读一读。”这样一来,学生的内心与当时的情境相通,读出了轻重缓急,做到了委婉处还它个委婉,激昂处还它个激昂。特别是学生通过读“同志们!用石头砸!”所表达出的不同的感受。有的学生这样读:“同志们!用石头砸!”这位学生所体会到的是,战士们没有子弹了,但五位战士在班长马宝玉的带动下,拿起石头做武器,表现出五壮士誓与敌人血战到底的革命气节。有的学生这样读:“同志们!用石头砸!” 这位学生所体会到的是,表达出马宝玉对敌人恨到了极点,石头向雹子一样向敌人的头上砸去,同样表现出五壮士对敌人的恨。

这节课我结合教学重点,即:“结合重点句概括中心”。不但注重指导朗读,而且还教给了学生“初读想象画面——品读体会感情”的读书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体现了新大纲“以人为本,着眼未来”的精神。

三、在教学生理解文中不懂得词语时,注重了学生自悟

在教学中,我摒弃了传统讲解释的死方法,只要学生心理感觉到就表明学生已理解体会词语的意思。如理解“屹立”一词,我抓住时机将课本中的插图打在屏幕上,“同学们,结合插图中五壮士的形象,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屹立’一词的意思?”学生有的说::“屹立,就是坚定不动摇的意思”。有的说“视死如归的举动”……

总之,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新大纲的精神,贯穿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本位”的思想,一篇课文学后,使学生留住了语言、留住了形象、留住了情感。

小学四年级论文 第22篇

语文教学论文如何写

一、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利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将读写结合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和创造思维。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其头脑中会自觉对文章内容进行加工,对文章的结构和所表达的思想会进行分析,因此,大量的阅读对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具有促进作用。学生在基于大量的阅读基础上,当其知识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具有创造的动力和源泉,再通过写作教学从而训练其创造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因此,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和创造思维,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例如,让学生大量阅读关于四季的记叙类文章,学生就会不自主的形成关于四季的记叙方法和表达语句,再让其以“家乡的春天”为主题写作时,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会条件反射的将其积累的关于春天的记叙方法和描写春天的典型用语并结合自己家乡的特征在写作中反映出来。

二、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法

2.需要挖掘课本教材,在阅读中思考、创作。小学语文教材都是经过专家委员会精挑细选出来的.,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因此,在小学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利用教材,充分发掘课本教材内容。在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要在深入理解课文基础上,发掘课文内容和思想,引导学生朗诵甚至背诵课文,让学生在深度阅读中学会思考和创作。例如,在《狼和鹿》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在反复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和创作。让同学们思考生态平衡的问题,考虑生态平衡的原理和维护生态平衡的正确做法,并鼓励学生用新的例子来诠释生态平衡的问题,如以“鸟和虫”为题,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写作,通过自己的语言来揭示破坏生态平衡的后果。这不但有效拓展了学生的写作空间,还加深了文章内容的理解。

3.要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积累写作素材。大量的阅读能够为写作积累知识和素材,而写作也需要充足的阅读作为基础。不管是阅读教学还是作文教学,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读写结合,才能达到好的效果。教师在读写教学中,虽然要充分重视课本教材,但也不能仅局限于教材中,要主动发现和搜集优秀的课外文章,以丰富学生的阅读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使其在写作时做到信手拈来。例如,在学习唐诗时,教师可以教材选择的唐诗为引,让学生阅读同一诗人其他的名作或者同时代的其他优秀诗作,这样不仅能将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也为增加学生知识广度和深度有重要作用,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小学四年级论文 第23篇

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小学语文是学生脱离幼儿教育后接触的重要学习内容。小学时期的学生在心理与性格上都未定性对于学习的理解不够深入启制力很弱,常常会由喜欢一个教师而喜欢上一门课,讨厌一个教师而抵触一个学科。对于这样的年龄阶段来说J/、学语文教师一方面应与学生建立起紧密而信任的关系,让学生从心里愿意接近教师。另一方面教师应对教学课堂进行创意化运用各种手段进行教学方法的丰富。

一、情景教学法对于提高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有效性的作用

每个小学生都是天真活泼又爱动爱闹的,其情绪变化大海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也非常明显。“三分钟热度”是小学生常见的性格特征,他们会因为一个情绪而开始特别努力地主动学习,也会由于一点教师眼里的小事而开始不爱学习。小学生敏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的态度应是全面而细致的。教师对于学生的心情应全面掌握在课堂上以平等信任的态度去对待学生,以开放鼓励的心态去面对学生所提出的各类问题与各种天马行空的回答。而情境教学法就是针对于当下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而设定的教学方法,它与传统性语文教学中以文字和语言进行教学的方法不同。情境教学法强调知识的全面展示教师可以利用图片、音乐、场景、视频等各种形式来进行教学设计把课文中的知识“演活”.相比传统意义上单调的讲解与中心思想解读梦清境教学法贴近学生心理强调学生的感官体验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小学生对老师有一种天生的敬畏感。他们重视教师对自身的评价与看法。如果教学中教师给学生的感觉是“严苛且冷淡”那么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就倾向于“沉默和应付”.如果教师展示给学生的课堂是“生动且活跃”那么学生也就会表现得“积极和兴奋”.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情感融入对于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真实而针对性强的情境化教学创设属教于乐赴学生乐学、爱学、主动学。考虑到这一阶段的学生对于知识的接触是全身心的,教师不仅仅应从传统的听说背上去作创新还应运用图画、音乐、动手等各种感官接触的方法去加强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加其情感体验进而提高对于知识的理解力。

参考文献:

[1]陈慧云。浅谈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课程创新田。中国校外教育,20xx,(22)。

[2]膜冲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实践思考田。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xx,(。5)。

[3]程忠艳。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N].黔西南日报,20xx.

小学四年级论文 第24篇

时光如水,转眼间,一学期很快就要过去了,这期间有很多的思考和感受,现特将本学期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一、思想方面:本人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有无私奉献精神。工作中,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时时以一个老教师的身份来约束自己,鞭策自己。对自己要求严格,力争在思想上、工作上,在同事、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榜样的作用。一切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各项工作。

二、在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上,敬业爱岗,严谨治教。

1、备课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并凭着多年积累的经验,准确把握难重点,还要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为了每一节课的效率高,经常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时常和同年组教师研究教学环节,研究教学规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2、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要想提高优秀率,课堂40分钟是关键,既要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又要注意到优等生得到满足,还不能忽略了中等生,这样在一节课上就要分配好,有难度的问题找优等生;一般问题找中等生;简单些的总是找学困生回答。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3、课后辅导是取得好成绩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当然只靠老师还是不够,一定发挥优等生的作用,实行以优带差的帮助方法,多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辅导,主要就是检查“学困生”的作业,辅导“学困生”掌握课本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4、作业布置方面,根据减负的要求,我把每天的作业经过精心地挑选,适当地留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业。对学生的作业仔细的批改,对好的学生进行表扬,不好的学生进行教育,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的讲解。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加强培养了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更好地培养合理、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

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辛勤的汗水,然而我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充实,那沉甸甸的情感。我用我的心去教诲我的学生,我用我的情去培育我的学生,我无愧于我心,我无悔于我的事业。让我把一生矢志教育的心愿化为热爱学生的一团火,将自己最珍贵的爱奉献给孩子们,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花朵。

小学四年级论文 第25篇

语文教学论文例文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写字和写字能力的培养,是第一学段语文教育的一个重点。第一学段的写字要求,突出一个“好”字。要求学生一出手就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同时要求写字姿势“正确”。怎样才能做到“好”呢?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第一册的写字部分的编排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数量少:全册汉字要求认的是400个,而要求写的字仅100个。学生每课的习字量只有3-4个汉字,且都是按字形规律编排的笔画简单的独体字。教材科学的编排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下面就谈几点关于写字教学方面的体会:

一、观察联想,活化字形,感知字形美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写字教学首先要指导学生观察字形,弄清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在指导观察时,如果引导学生对抽象的汉字加以联想,活化汉字字形,汉字字形就会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心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汉字由抽象的笔画组成。如何让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字形产生兴趣,如何让学生对写字感兴趣呢?除了故事、儿歌以外,比喻是个好方法。“撇”像扫把,“捺”像剑。“点”像小雨点。“横”像小扁担……比如“伞”,同学们看像什么呢?有的说像大蘑菇,有的说像大树……想象生动的比喻,再加上形象的电脑画面的显示,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汉字的形体美,而且让学生对抽象的汉字字形顿生兴趣,产生了写字的欲望。

例如:教学“人”,“人”字很简单,一撇一捺,写起来却十分不易。由于不知道运笔方法,学生写出来的“人”字,就像两根支撑起来的小棍子。我引导学生观察电脑画面上的笔画,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看看这“撇”像什么,“捺”像什么,有了生动的视觉感受,有了如此形象的比喻,“人”这个字在孩子的心中已经不再抽象了,而变得生动可感起来。比喻,充分激起学生写字的热情,学生按捺不住,自己尝试着写了起来。

二、比较观察,示范演示,体会书写美

小学生写字往往眼高手低,原因在于,相对某一个人来说,其观察审美能力比较强,但实际动手书写的能力还不够,还没有很好地把观察审美能力转化为书写审美能力。那么,在写字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提高书写能力呢?

一年级起步阶段,教师要详细指导写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要求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要尽量要求。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教师都要笔笔指导到位。教师的范写很重要。示范是写字教学的先导。在指导学生整体认知之后,教师要在黑板上画好的田字格中示范,向学生展示写字的全过程。教师要边演示边讲述:这个字是什么结构,第一笔在田字格的哪个部位落笔,每一笔画的名称、运笔方法以及笔顺等,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仅仅范写还远远不够,由于受到观察能力的限制,学生的临摹并不能一步到位。此时,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较运笔方法:教学“一”,我让学生观察老师正确的运笔之后,我要求学生进行临摹,将学生的不正确的书写和范字比较,在比较中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教学竖,我让学生比较“悬针竖”和“垂露竖”的写法的不同,并加以示范。

比较间架结构:教师除了指导汉字的笔画,还应该着重指导汉字的间架结构。例如:教学“皮”,在观察“皮”后,我让学生临摹,学生写出来的“皮”字,五花八门。有的把下面的“又”字写得太短,有的把“又”写的太窄,有的又写得太宽……这时我将他们这些字在黑板上“公开亮相”,和书上的范字进行比较,并逐一帮助他们找到“病因”,指出“治病良方”。欣赏着自己的“杰作”,孩子们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比较之后的书写,效果令人满意。

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仔细领会,悉心模仿笔画运笔,熟练掌握笔顺规则,体会汉字的造型美。

小学四年级论文 第26篇

摘要:四年级数学课程教学是我国小学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对增加学生数学知识储备、培养其数学思想,提高学生该学科学习水平等均具有重要意义。但现阶段,已有多项教学研究报告指出,目前我國许多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尚存在多种问题,课堂教学有效性不高,教学效果不佳;故当前环境下,任课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需及时探索新型的数学教学策略,以增添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增强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主要从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现状及其凸显出的主要问题出发进行分析,研究并探讨了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四年级;数学;教学策略

数学课堂教学是小学四年级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在学生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许多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存在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以及缺乏信息化教学技术应用等多种问题,学生学习兴致不高,课堂氛围沉闷,教学效果不容乐观;故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需积极思考和探索新型教学策略,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笔者收集并整理了多项相关的文献报道,主要探讨了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巧设课堂导入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是一节课教学的关键环节,良好、有效的课堂导入等于成功了一半。故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需遵循新课程标准,依据本节课教学内容,充分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巧妙设计课堂导入方法,以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征”的实践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开始时不直接教授学生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知识,而是先利用课件为班级学生展示“横木在电线杆上上下晃动”的情景图片,并提出相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做才能使横木固定不动呢?以此种生活问题开展教学,可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可指导班级学生积极讨论;待课堂讨论后,有学生回答:在晃动的横木上加一根支木,使几条边构成一个完整的三角形,就可以稳定横木了。之后,教师可依据学生所讲使用电脑演示完成这一操作过程,并顺势引入新课知识,使学生能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增强教学效率。

二、积极联系现实生活,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

从本质上来讲,数学学科知识教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联系密切。故现阶段,教师在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需提前熟悉和了解教材内容,并积极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开展教学活动,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从抽象、枯燥的公式、符号中解脱出来,增强其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的实践课堂教学中,由于本节课的课堂知识比较抽象化,学生自行理解起来难度较大,自主学习效果不容乐观。故此种情况下,教师可从学生的现实生活情境入手引入课堂知识,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现实中的一些生活用品或建筑物,并鼓励其积极开动脑筋,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形状,使其于脑海中形成抽象、立体的长方体与正方体图形,增强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在同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的“角的分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让其自行捕捉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素材,使其在脑海中建立“角”的概念,培养其自主探究意识,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

三、适当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不能单单依靠任课教师的言传身教,还需积极与先进的信息技术相接,将现代化教育手段渗透到实践课堂教学中,利用其多面的优越性增强教学的灵活性,活跃课堂气氛,丰富教学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整体教学效率。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的实践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本节课课堂知识之后,为了加深班级学生对“图形运动”的认识与记忆,可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中的图画、动画形式展现教学内容,将数学教材中抽象的、代表特殊含义的图形与符号直观化、形象化地呈现出来,通过多媒体图形动态性的平移展示,增强学生对“图形平移”这一重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教师也可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对数学课堂中的教学内容进行延伸搜索,为传统的数学教学增添活力,开阔学生视野,使其能够在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培养和发展思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目前我国许多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整体教学效果不理想。针对此种教学现状,本文笔者建议教师在小学数学四年级实践课堂教学中需巧妙设计课堂导入方法,快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依据教学内容积极联系现实生活,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同时也可适当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数学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秦玲.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97.

[2]张荣山.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分析[J].好家长,2015(1):196.

[3]张伟.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研究[J].海峡科学,(4):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