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林黛玉的人物形象论文(10篇)

投稿:小范

分析林黛玉的人物形象论文 第1篇

初中教师在讲《葫芦僧判_》一课时说,《红楼梦》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两个封建社会的叛逆形象;高中老师在讲《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又说,《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线索,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两个封建社会的叛逆形象。

说贾宝玉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我赞同。他厌读“四书五经”,厌取功名,敢摔在贾母这个封建社会家长制的最高权威者看来是命根子的“通灵宝玉”,敢于向封建社会家长制度发出挑战。而说林黛玉也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我却不敢苟同。林黛玉出身于“清贵之家”,由于从小受到父母钟爱,养成娇气、任性的脾气。后因母亲早丧,寄居在舅舅家,孤苦伶仃。环境的龌龊势利,使她“自矜自身,小心戒备”。在她还未进贾府时,就“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这些话可看作是林黛玉在贾府一切行动的指导思想,而且林黛玉在以后的行动中忠实地执行了这一思想。

在见到“嘴甜心苦,两面三刀”的王熙凤时,“黛玉忙赔笑见礼,以‘嫂’呼之”。可见林黛玉对王熙凤这个实权派的尊重。当邢夫人苦留林黛玉吃过晚饭去时,黛玉笑回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何,望舅母容谅。”这表明了林黛玉顾全大局礼节,说明林黛玉在待人接物上的处处留心,时时在意。

林黛玉的这种思想也表现在她对坐座位的态度上。“老嬷嬷们让黛玉炕上坐,炕沿上却有两个锦褥对设,黛玉度其次位,便不上炕,只向东边椅上坐了。”“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反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在王夫人房中,林黛玉不肯接受王夫人让她东坐,因料定那是贾政之位,是绝不应坐的。这些细节足以表明林黛玉是绝不轻易从事的,也不敢越雷池半步,更不用说对谁叛逆了。

在贾母房中吃饭时,为座位之事,林黛玉更是推让了一番,直到贾母作了解释,她才肯入座,从这更可以看出林黛玉行事的谨慎小心。

而且,为了适应贾府的生活,林黛玉更是不惜伤害自己本已禁不住伤害的身体,一改以前的生活习惯:“寂然饭毕,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当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今黛玉见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这一细节也反映了林黛玉的不愿得罪别人,喜欢迎合别人的思想。

高尔基说,情节是性格的发展史。从以上林黛玉的所作所为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这样的林黛玉身上是不可能孕育出叛逆的种子。

言为心声,从林黛玉说的话中也可以看出林黛玉不具有叛逆性格。“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姐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瞎罢了。’为了迎合贾宝玉等人,当宝玉问“妹妹可曾读书?”时,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从林黛玉实际读的书来看,刚读了《四书》,说明林黛玉已受到封建正统思想的影响,不敢叛逆;从林黛玉前后的不同回答来看,说明林黛玉言行过于谨慎小心。我认为,小心谨慎到如此地步的人是绝不会对正统社会叛逆的。

但林黛玉绝对是个纯情少女,也绝不同流合污。只不过是为了保持自己纯洁的个性,她始终“孤高自许,目下无尘”,并且还经常以比刀子还厉害的言语,揭露周围自己看不惯的现象,或者跟自己的小心眼过不去的人物,即使是自己心爱的贾宝玉也不能例外。

那么,怎样跟林黛玉这一典型形象定位呢?我们先来分析曹雪芹所处的时代——典型环境。资本主义在明代中叶已有萌芽,虽屡遭封建社会扼杀,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层一直没有得到机会发展,但也始终没有泯灭。曹雪芹生活在清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他似乎看到了封建社会的没落,但他又似乎很清楚地看到,在中国独立的资产阶级是没有的,它只能从封建社会中分化出来,而这就注定了资产阶级的软弱。_说:“所谓现实主义,就是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红楼梦》之所以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就是由于它塑造了这一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林黛玉—一个任性的、多愁善感的、向往自由、热爱自由式恋爱的小资产阶级女性形象。

分析林黛玉的人物形象论文 第2篇

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分析

曹雪芹的《红楼梦》以委婉有致,从容细腻的笔调,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性格的人物形象,尤其对林黛玉人物形象的刻画,无不渗透着曹雪芹大量的心血。寄人篱下的林黛玉有着常人共有的自卑,她无法排解自己是外人的心理,处处谨小慎微,生怕惹出事端,但小女子强烈的自尊心又不能让她唯唯诺诺,她必竟也曾是名门闺秀。即使是寄人篱下也摆脱不了**脾气,她尖酸刻薄,心胸狭窄。**多疑是她复杂的心理体现,令人欣慰的是林黛玉的尖酸刻薄也有可爱之处,一方面是小女子任性霸道的天性,更重要的是恰恰反映出林黛玉的坦率、纯真、和不畏强权的个性。

《红楼梦》**着**古代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据史载曹雪芹写这部书用了二十年的时间,他先后按阅十载,增删五次,耗尽了毕生的精力。林黛玉是曹雪芹先生在《红楼梦》中精心塑造的典型人物形象之一,曹雪芹在塑造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时,花费了在量的笔墨,倾注了在碍的心血,寄托着自己独特的富有叛逆精神的人生观和爱情观。因此,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塑造得非常丰满而成功。读小说原著时,你时时会感到它独特的风格和气质呼之欲出,跃然纸上。

一、尖酸刻薄、心胸狭窄,是林黛玉较突出的个性。

翻开《红楼梦》一书,林黛玉的尖酸刻薄,心胸狭窄俯拾皆是。宝玉无心间说宝钗体丰怯热,黛玉便得意得不得了,幸灾乐祸笑嘻嘻地问宝钗刚才看了什么戏,结果被宝钗一顿抢白,碰了一鼻子灰。至于她和宝玉,更是常常无风无波,三天两头赌气,宝玉偶到宝钗处一玩,黛玉便冷言相讥,宝玉不过为自己辩解了一两句:_只许同你顽,替你解闷儿,不过偶然到他那里一趟,就乱说话_。黛玉便立即以攻为守,赌气回房,不理宝玉,害得宝玉只得_打叠起千百样的款语软言来劝慰_。难怪宝玉被惹急了只能口口声声地说:_哪一天我把心掏出来给你看看就明白了_。如果说以上这些是因为爱情是自私的,从而导致林黛玉在与宝玉相恋与宝钗相竞过程中的患得患失,猜忌排斥心态,尚属情有可原的话,那么,黛玉对贾府上上下下许多人刻薄尖酸实属不该,也许有人说,是孑然一身寄人篱下的身世导致了林黛玉的**多虑,处处设防。从进贾府不久,即像一只浑身长刺的刺猬出现在众人面前,对宝钗、宝玉含酸挑刺自不必说,就是如**咧咧活泼的史湘云,常常在貌似打趣之言中寓讥讽之意,惹得史湘云也有一回只好回敬_我自然比不上你,但你也不用见一个打趣一个_黛玉在下人面前表现的**脾气自然也就更多了。周瑞家的送宫花给各位姑娘,迎春、探春等都忙停下手中活计,欠身道谢,而黛玉在看到周瑞家的送花来,也只瞟了一眼周瑞家的手中的花,话里有话地问了句:_单送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姑娘都有呢?_当听说这是送剩的最后两朵时,顿时翻了脸,冷笑道:_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不给我_。

由于黛玉的聪慧,更由于她寄人篱下的处境,才使她变得非常的**。一天晚上,她叫***的门,晴雯偏偏没听出是她的声音,并说_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_把个黛玉气得怔在门外。正要发作,转念却想:_虽说是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样,到底是客边。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若是认真怄气,也觉没趣_。正在伤心垂泪之时,又听见宝玉宝钗的笑语声,越发动了气,越想越伤感,便也不顾苍台露冷,花径风寒,**在墙角边的花泪之下,悲悲切切,呜咽起来。一日她卧病在床,听到园子里的老婆子骂人,实则是骂她的外孙女儿,黛玉却认为是在骂自己,竟气得昏厥过去。

林黛玉的尖刻,神经质,使小性儿大多出现在两种情况下:一是谈到金良缘等危及到她和宝玉的爱情时;二是在遇到谈论身世、贵贱、引起她悲叹自己的处境时,这时她才会**地触景生情,借题发挥。一次,当宝玉听宝钗说吃冷洒对身体有害而放下洒杯时,不巧雪雁送手炉来,黛玉便一语双关地说:_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雪雁说是紫鹃叫送来的,她马上又说:_也亏了你暗中摸索他的话!我*时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_(讽宝玉)只有聪敏的颦儿,才能把她的妒意表达得如此锋利而又含蓄,机带双调皮而又不漏痕迹。

二、坦率、纯真、不畏强权的个性让她的尖酸多了几分可爱。

林黛玉的尖刻只是表现在语言上的。这是曹雪芹用来塑造黛玉这个人物形象的率真、多才机敏等侧面时能运用一种手法。并不能说明林黛玉就是一个狭隘、自私、内心歹毒的妇人。

首先黛玉挖苦、讥笑、讽刺的对象不是达官贵人,便是溜段拍马之流。当贾宝玉将北静王就赠的**所赐的一串名贵念珠送给她时,她却说:_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_周瑞家的送宫花,她首先注意的不是宫花的精巧,而在意是否是别人挑剩下的。她嘲讽宝玉听戏时_装疯_,打趣那些有权有势的人,蔑视世俗人情等**、尖刻和孤傲,不仅反映出她的洁身自持,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而且也是对权势的一种反抗。

《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分析》全文内容当_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其次,林黛玉常常是喜怒爱憎形于色、见于言,_见一个打趣一个_,她常以_比刀子还厉害_的语言去挖苦人,处处事事与人计较,固而被看作_刻薄_、_小心眼_。但若仔细考究起来,却大都是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而已。或是一个高傲的小女子任性的天性,我们应看重的是她常常一语道出事情的真-相,不给那些看风使舵、诌上媚下、欺弱凌贫、心术不正之徒留一点余地。这不仅是她疾恶如仇的品性的自然表现,而且还说明她胸怀坦荡,心有所思、口有所言,常把自己的心灵毫无遮掩地坦露出来。

再次,林黛玉也并非一味_孤标傲世、目无下尘,_其实她是很谦和的她人坦率真,见人以诚。她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香菱是宝钗的丫环,向黛玉请教学诗,黛玉却热诚相接,并说:_既要作诗,你望洋兴叹拜我为诗。_纯真透明如一泓清泉,她耐心地给香菱讲解诗的作法和要点,教香菱品诗,说明她摒弃了_上智下愚,富贵贫贱_的俗见。她把自己的诗集珍本借给香菱,并圈定篇目令其阅读,批改香菱的习作,堪称是_诲人不倦_,她待人宽厚,从不与人心存介蒂。故史湘云把她称作戏子伤了她的自尊,她有点不悦。可过了一会儿携了宝玉的_寄生草_四房,便又_与湘云同看_,在对待宝钗的态度上,尤见其天真笃实。本为情敌,无嫌犹猜,但在宝钗略表关怀,予以训导之后,她便开诚布公,肝胆相照,和薛宝钗掏出心窝子的话,并引咎其责:_你素日待人,固然是好的,然我是个多心的,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杂书不好,又努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_。此后,她对宝钗如亲姐姐一般,连宝玉也感到惊奇。这又是何等的宽厚和深厚坦白!

三、皎美的容颜、浓郁的诗人气质造就了一个内慧外秀的“红颜”。

分析林黛玉的人物形象论文 第3篇

曹雪芹的《红楼梦》以委婉有致,从容细腻的笔调,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性格的人物形象,尤其对林黛玉人物形象的刻画,无不渗透着曹雪芹大量的心血。寄人篱下的林黛玉有着常人共有的自卑,她无法排解自己是外人的心理,处处谨小慎微,生怕惹出事端,但小女子强烈的自尊心又不能让她唯唯诺诺,她必竟也曾是名门闺秀。即使是寄人篱下也摆脱不了**脾气,她尖酸刻薄,心胸狭窄。**多疑是她复杂的心理体现,令人欣慰的是林黛玉的尖酸刻薄也有可爱之处,一方面是小女子任性霸道的天性,更重要的是恰恰反映出林黛玉的坦率、纯真、和不畏强权的个性。《红楼梦》**着*古代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据史载曹雪芹写这部书用了二十年的时间,他先后按阅十载,增删五次,耗尽了毕生的精力。林黛玉是曹雪芹先生在《红楼梦》中精心塑造的典型人物形象之一,曹雪芹在塑造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时,花费了在量的笔墨,倾注了在碍的心血,寄托着自己独特的富有叛逆精神的人生观和爱情观。因此,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塑造得非常丰满而成功。读小说原著时,你时时会感到它独特的风格和气质呼之欲出,跃然纸上。

一、尖酸刻薄、心胸狭窄,是林黛玉较突出的个性。

翻开《红楼梦》一书,林黛玉的尖酸刻薄,心胸狭窄俯拾皆是。宝玉无心间说宝钗体丰怯热,黛玉便得意得不得了,幸灾乐祸笑嘻嘻地问宝钗刚才看了什么戏,结果被宝钗一顿抢白,碰了一鼻子灰。至于她和宝玉,更是常常无风无波,三天两头赌气,宝玉偶到宝钗处一玩,黛玉便冷言相讥,宝玉不过为自己辩解了一两句:_只许同你顽,替你解闷儿,不过偶然到他那里一趟,就乱说话_。黛玉便立即以攻为守,赌气回房,不理宝玉,害得宝玉只得_打叠起千百样的款语软言来劝慰_。难怪宝玉被惹急了只能口口声声地说:_哪一天我把心掏出来给你看看就明白了_。如果说以上这些是因为爱情是自私的,从而导致林黛玉在与宝玉相恋与宝钗相竞过程中的患得患失,猜忌排斥心态,尚属情有可原的话,那么,黛玉对贾府上上下下许多人刻薄尖酸实属不该,也许有人说,是孑然一身寄人篱下的身世导致了林黛玉的**多虑,处处设防。从进贾府不久,即像一只浑身长刺的刺猬出现在众人面前,对宝钗、宝玉含酸挑刺自不必说,就是如**咧咧活泼的史湘云,常常在貌似打趣之言中寓讥讽之意,惹得史湘云也有一回只好回敬_我自然比不上你,但你也不用见一个打趣一个_黛玉在下人面前表现的**脾气自然也就更多了。周瑞家的送宫花给各位姑娘,迎春、探春等都忙停下手中活计,欠身道谢,而黛玉在看到周瑞家的送花来,也只瞟了一眼周瑞家的手中的花,话里有话地问了句:_单送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姑娘都有呢?_当听说这是送剩的最后两朵时,顿时翻了脸,冷笑道:_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不给我_。

由于黛玉的聪慧,更由于她寄人篱下的处境,才使她变得非常的**。一天晚上,她叫***的门,晴雯偏偏没听出是她的声音,并说_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_把个黛玉气得怔在门外。正要发作,转念却想:_虽说是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样,到底是客边。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若是认真怄气,也觉没趣_。正在伤心垂泪之时,又听见宝玉宝钗的笑语声,越发动了气,越想越伤感,便也不顾苍台露冷,花径风寒,**在墙角边的花泪之下,悲悲切切,呜咽起来。一日她卧病在床,听到园子里的老婆子骂人,实则是骂她的外孙女儿,黛玉却认为是在骂自己,竟气得昏厥过去。林黛玉的尖刻,神经质,使小性儿大多出现在两种情况下:一是谈到金良缘等危及到她和宝玉的爱情时;二是在遇到谈论身世、贵贱、引起她悲叹自己的处境时,这时她才会**地触景生情,借题发挥。一次,当宝玉听宝钗说吃冷洒对身体有害而放下洒杯时,不巧雪雁送手炉来,黛玉便一语双关地说:_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雪雁说是紫鹃叫送来的,她马上又说:_也亏了你暗中摸索他的话!我*时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_(讽宝玉)只有聪敏的颦儿,才能把她的妒意表达得如此锋利而又含蓄,机带双调皮而又不漏痕迹。

二、坦率、纯真、不畏强权的个性让她的尖酸多了几分可爱。

林黛玉的尖刻只是表现在语言上的。这是曹雪芹用来塑造黛玉这个人物形象的率真、多才机敏等侧面时能运用一种手法。并不能说明林黛玉就是一个狭隘、自私、内心歹毒的妇人。

首先黛玉挖苦、讥笑、讽刺的对象不是达官贵人,便是溜段拍马之流。当贾宝玉将北静王就赠的*所赐的一串名贵念珠送给她时,她却说:_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_周瑞家的送宫花,她首先注意的不是宫花的精巧,而在意是否是别人挑剩下的。她嘲讽宝玉听戏时_装疯_,打趣那些有权有势的人,蔑视世俗人情等**、尖刻和孤傲,不仅反映出她的洁身自持,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而且也是对权势的一种反抗。其次,林黛玉常常是喜怒爱憎形于色、见于言,_见一个打趣一个_,她常以_比刀子还厉害_的语言去挖苦人,处处事事与人计较,固而被看作_刻薄_、_小心眼_。但若仔细考究起来,却大都是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而已。或是一个高傲的小女子任性的天性,我们应看重的是她常常一语道出事情的**,不给那些看风使舵、诌上媚下、欺弱凌贫、心术不正之徒留一点余地。这不仅是她疾恶如仇的品性的自然表现,而且还说明她胸怀坦荡,心有所思、口有所言,常把自己的心灵毫无遮掩地坦露出来。

再次,林黛玉也并非一味_孤标傲世、目无下尘,_其实她是很谦和的她人坦率真,见人以诚。她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香菱是宝钗的丫环,向黛玉请教学诗,黛玉却热诚相接,并说:_既要作诗,你望洋兴叹拜我为诗。_纯真透明如一泓清泉,她耐心地给香菱讲解诗的作法和要点,教香菱品诗,说明她摒弃了_上智下愚,富贵贫贱_的俗见。她把自己的诗集珍本借给香菱,并圈定篇目令其阅读,批改香菱的习作,堪称是_诲人不倦_,她待人宽厚,从不与人心存介蒂。故史湘云把她称作戏子伤了她的自尊,她有点不悦。可过了一会儿携了宝玉的_寄生草_四房,便又_与湘云同看_,在对待宝钗的态度上,尤见其天真笃实。本为情敌,无嫌犹猜,但在宝钗略表关怀,予以训导之后,她便开诚布公,肝胆相照,和薛宝钗掏出心窝子的话,并引咎其责:_你素日待人,固然是好的,然我是个多心的,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杂书不好,又努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_。此后,她对宝钗如亲姐姐一般,连宝玉也感到惊奇。这又是何等的宽厚和深厚坦白!

三、皎美的容颜、浓郁的诗人气质造就了一个内慧外秀的“红颜”。

《红楼梦》第三回_接外孙贾母惜孤女_中,黛玉_年貌虽小,却举止不俗,身体面庞虽弱不胜衣,却有一段风流态度_,黛玉之美已见端睨。

四、痴情女叛逆者性格决定了她的悲剧人生。

《红楼梦》中最激动人心、催人泪下的,还是黛玉的叛逆者的性格。在她的身上闪耀着追求个性**、争取婚姻**初步****思想的光辉。在_女子无才便是德_的封建社会,她不仅才学横溢,学识渊博,而且又是那样如饥似渴地阅读_性灵之学_和描写爱情的角本杂剧,那样如醉如痴地沉浸在艺术的境界,在竟把《西厢记》、《牡丹亭》中的_*词艳曲_引为酒令。对于贾府的_混世魔王_、_祸胎孽根_、贰臣逆子贾宝玉,竟引为知音,结为同心,从思想到行动都对他予以**。在大观园里,不劝宝玉走_仕途经济之道_,从不说这些_混帐话_的,只有她一人而已,所以_宝玉深敬黛玉_。林黛玉身上闪烁着诗意和理想的光彩,充满了叛逆的精神。这是曹雪芹赋予这一形象新的基因,使她从根本上有别于历代的才女。从通篇《红楼梦》来看,林黛玉本就是个悲剧性人物,无论从她身世、性格,还是当时的社会环境上看,都不可能让黛玉的人生有好结局,因为家庭观念、封建宗法思想,是不可能容忍她和宝玉的爱情开花结果,一个痴情女子面对无果的爱情、奈何她再博学、再聪慧孤傲,也终将敌不过社会大环境,悲剧结局自是意料中事。

分析林黛玉的人物形象论文 第4篇

《林黛玉进贾府》是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的一篇节选课文,它让我们对《红楼梦》中的几位重要人物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王熙凤泼辣、狡黠,精明干练又光彩照人;林黛玉柔弱、**,处事谨慎又神采怜人;贾宝玉率真、多情,随意洒脱又处处惊人;文中对王熙凤的形象塑造重在服饰的渲染,对林黛玉则重其心理与神态的刻画,而对于贾宝玉可谓是出神入化,曲尽其妙。描其服饰,绘其神态;述其狂语,叙其行动;褒其怪异,赞其张狂。让读者在贾府众多面目中不得不对他多一眼关注,多一份思考,也多一份欣赏。

贾宝玉无疑是这一节选部分的中心人物。对初到贾府的黛玉来说,这位未曾谋面的表哥早已熟知于心,她常听生前的母亲说这位表哥憨玩异常,极恶读书,又常在内帏厮混。当她去拜见二舅舅时,与王夫人有几处对话。王夫人对她的嘱咐中,其他姐妹仅寥寥数语:“你三个姊妹倒都极好,以后一处念书认字学针线,或是偶一顽笑,都有尽让的。”而对宝玉,这个让他疼爱(因为是她的儿子)又头疼的宝贝疙瘩却让她始终挂在嘴边,一言其“孽根祸胎”,再称其“混世魔王”,又进而数落其异常行为:“你不知道原故:他与别人不同,自幼因老太太疼爱,原系同姊妹们一处娇养惯了的。若姊妹们有日不理他,他倒还安静些,纵然他没趣,不过出了二门,背地里拿着两个小幺儿出气,咕唧一会子就完了。若这一日姊妹们和他多说一句话,他心里一乐,便生出多少事来。所以嘱咐你别睬他。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只休言他。”可怜天下父母心,如此一个玩世不恭的儿子却成为她与黛玉交谈的中心,就连贾府的家长或权威人物贾政也不过聊聊一语而过,可见其特殊地位。

文中对贾宝玉的出场描写也极为详尽:“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其中“宝”“珠”“玉”“金”等显示富贵气象的词语在这一段服饰描写中多次重复出现,既而再次出现依然不惜笔墨:头戴“大珠”“金八宝坠角”,身上佩戴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他集所有的富贵品、吉祥物于一身,生怕遭一点损害,遇到一点闪失。这样的穿戴,这样的装扮恐怕唯有宝玉一人享得,贾府再无第二人能有这般富贵、舒适、优厚的生活待遇。

按常理来说,贾宝玉是最幸福最富有的一个公子了。他该珍惜这一切,他也该为巩固这一切的拥有而无条件地顺从服从祖母、父母的安排与教育,按照他们的意识成长,按照他们的意识发展。即便不做一个通读经书的儒学至才,也该成为一个薛蟠式的纨绔子弟。但他从没有把自己不同常人的华贵身份放在眼里,放在心上。大家都在走“学而优则仕”的仕宦道路,他不但不肯随潮流,还要说人家走“正途”是“沽名钓誉之徒”、“国-贼禄鬼之流”。他身上穿戴的是封建地主阶级**下得来的财物,心里却想着与众女儿一样*等。在“男尊女卑”社会道德观念里,他却要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裤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出淤泥而不染,浊青莲而不妖”,这在宝玉身上无一处不显。他是贾府中最为光彩照人的一个人物。他的夺目不在其华贵的服饰,而是其内在的人性光辉。

——林黛玉 人物形象分析(精选1篇)

分析林黛玉的人物形象论文 第5篇

一、揭示生存环境,暗示人物命运

环境是小说的构成要素之一,也是人物的活动场所,环境决定了人物的活动和思维。所以,在关注探究人物形象的时候,就需要关注人物的生存环境。这样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社会环境的构成,人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作品中人的语言与活动都是社会环境的具体表现。他们既是环境的构成者,也是环境特征的反应者。他们共同揭示主人公的生存环境,暗示主人公的命运。

如,《祝福》中,分析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成因,就需要分析她生活的鲁镇的环境。而这可以从“我”入手。从“我”与鲁镇的关系来看,鲁镇是“我”的故乡,“我”是生于鲁镇、长于鲁镇的而现在生活在外的人。“我”对于鲁镇和鲁镇的人,鲁镇和鲁镇的人对于“我”,原本都是彼此熟悉的,我对鲁镇本应有眷恋的情感,但是原文却没有如此的表述。“我”对于回鲁镇过年,只是一种仪式。在鲁镇,所有人都没有变化,他们依然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他们与外面的世界是隔阂的。而“我”是从外面的世界回来的,“我”与他们除了礼仪上的寒暄与交往外,就没有更多的话可说。四叔将“我”晾在书房,实则是“我”被故乡的人排斥了,因为“我”和他们已经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已经话不投机,难以有交点。“我”与故乡是隔阂的,“我”与故乡的人是隔阂的,“我”在“我”的故乡是孤独的。这个就是鲁镇呈现给读者的环境特征:人与人之间都是隔阂的,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由此,就不难推测出文章的主人公祥林嫂在这样的环境里的遭遇和命运,也就不难理解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二、塑造原始形象,丰富人物内涵

三、前后对照比较,奠定性格特征

分析林黛玉的人物形象论文 第6篇

今存《红楼梦》高鹗续写后四十回本是公认最好的。结局是因王熙凤等人使用掉包计,黛玉含冤而死。薛宝钗虽嫁与宝玉,但不久贾府被抄,贾家主仆受尽牢狱之灾,最后薛宝钗被卖,由袭人夫妇收留,宝玉则不知去向。

一、形象大于创作

形象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学形象泛指文学作品中整个的形象性表现、形象体系、生活图景。环境、人物、场面、情节等可理解为它的具体表现。狭义的文学形象是指人物形象,与人物、性格、角色、典型人物、主人公、抒情主人公等的含义相同或相近。这里指的是狭义的形象,即人物形象。

“形象大于思维”,是指文学艺术的形象所包含的思想意义大于形象本身,即“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林黛玉”。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想象、联想形成再创造。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因为人是有能动性的,这分析加工改造都是在每个个体的学识经验、修养思想之上进行的,而不同人的学识经验、修养是不同的,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形象大于思维”是如何形成的了。以下面这则寓言故事为例:

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悦,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举学者多似此类。后因以“郢书燕说”比喻曲解原意,以讹传讹。(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

译文:古时候,有个人从楚国的郢都写信给燕国的相国。这封信是在晚上写的。写信的时候,烛光不太亮,此人就对在一旁端蜡烛的仆人说:“举烛。”(把蜡烛举高一点)可是,因为他在专心致志地写信,嘴里说着举烛,也随手把“举烛”两个字写到信里去了。燕相收到信以后,看到信中“举烛”二字,琢磨了半天,自作聪明地说,这“举烛”二字太好了。举烛,就是倡行光明清正的政策;要倡行光明,就要举荐人才。燕相把这封信和自己的理解告诉了燕王,燕王也很高兴,并按燕相对“举烛”的理解,选拔贤能之才,治理国家。燕国治理得还真不错。郢人误书,燕相误解。国家是治理好了,但根本不是郢人写信的意思。这真是一个穿凿附会的典型例子。根据这个故事,后人引申出“郢书燕说”这句成语,比喻穿凿附会,曲解原意。这都是想象惹的祸啊。

回到《红楼梦》续本,高鹗为什么那样安排林黛玉的结局呢?

二、士文化精神的体现

“质本洁来还洁去。”屈原发出:“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这种高洁的品质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文人乃至他们作品中的人物。屈原所处的时代是朝秦暮楚的时代,可因为他是楚国贵族,更因为他曾任三闾大夫,所以他至死也没有迈出楚国疆界半步,他的精神流传至今,成了文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诠释。

黛玉一躯病体,双亲早故,却也一生高洁自傲,这个污浊不堪的世界,与她格格不入,她尖酸刻薄,使性子,流眼泪,甚至用她的爱情,孤傲地叛逆着礼教。她美在“才华馥比仙”;她美在:“气质美如兰”;她美在对自由爱情的执着追求;她美在对世俗的功名利禄的不屑一顾;她美在弱不禁风,让人生怜;她美在对封建礼教的叛逆。这万种风情万端的禀性正是中国文人所欣赏、所秉承的。中国文人虽不如黛玉“手无缚鸡之力”,却如朱自清“宁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如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高鹗续本对黛玉结局的安排正是体现了中国士文化精神。

因为曹雪芹原著后四十回缺失,所以高鹗就按自己的意愿续写了,可也许是上天有意安排后四十回缺失,谁说不是呢?

三、想象和联想使艺术形象更具魅力

分析林黛玉的人物形象论文 第7篇

关键词:林黛玉;人物形象;悲剧意义

在《红楼梦》中,薛、史、林三位是描写较多的角色,其中林黛玉的个性使她从大观园的众姐妹中脱颖而出,“潇湘妃子”表现了曹雪芹想要描绘的不食尘世烟火、跳出人世间的仙子形象,又把竹子安排在潇湘馆以衬黛玉之品格。如此精心安排,黛玉的一生却以悲剧收场,这不得不让我们有所思考:林黛玉的魅力从何而来?她的悲剧又有什么意义?

1气质个性

容颜娇美

才华出众

黛玉的诗才不只是《红楼梦》众人知道,所有读过《红楼梦》的读者都为之倾倒。

《红楼梦》动用大量笔墨、创造了大量诗词来显示黛玉才华横溢、颇具“咏絮才”的诗人气度。在贵妃省亲时,借元春对黛玉替宝玉所作的诗的另眼相看,侧面体现黛玉的才华在园中姐妹的超然地位。她触景生情所作的《葬花吟》、《桃花行》、《秋窗风雨夕》等佳作,一一体现了她的多愁善感和高超的诗才。而且黛玉写诗往往是“一挥而就”。写诗时她信手拈来之作总能引来喝彩,这衬托出了她的才思敏捷,且高于大观园中众才女,也可见她积淀之深。黛玉的诗并不局限于伤春悲秋, 还会写出像“毫端蕴秀临霜写, 口齿噙香对月吟”这样潇洒的,像“孤标傲世偕谁隐 ,一样花开为底迟”“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种富于哲学意味的诗;也有“铁甲长戈死未忘”“驰城逐堑势狰狞”的铮铮之意, 也有“盛世无饥馁, 何需耕织忙”这样颂圣的。这些诗反映了她性格的多面性,使形象更立体,也表现了她能够驾驭多种题材的强大能力更可以从诗中看出她所具备的不屈服于世俗的傲骨。因为这些,红学家赞她“才、情、性三者具备”,是一个作品既有质量又有数量更有性情的诗人。

清高孤傲

林黛玉被许多人认为尖酸刻薄,实际上这只是她率真、不做作的表现。她不像赵姨娘一样,为了寻求在贾府中的一席之地,违背自己的本性,最后连自己的女儿也瞧不起她了。她也瞧不起刘姥姥,将其称为“母蝗虫”,并不是因为对方身份低微,而是因为刘姥姥为了巴结贾府作践自己以逗趣取乐。她自尊自重,也尊重别人,所以对于香菱的请教,她能热枕相接,并说:“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为师。她给香菱耐心地讲解诗的做法以及要求,她还将自己珍藏的诗集借给香菱,为她挑选出阅读篇目,乃至帮她批改习作,堪称“诲人不倦”。对香菱尚可如此,可见她的孤傲并不绝对。在元妃省亲时,她奉旨作了一首五言律诗应景,显示了她的洁身自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更反映了她对地主阶级的大胆叛逆思想。

多愁善感

初入贾府,林黛玉就非常清楚自己的处境,她明白虽然自己作为贾母的外孙女,可以得到她的“呵护”,但毕竟不是其“孙女”,自己不可能享受到作为贾府人员的各种待遇,自己的生活是寄人篱下的。在生活琐事中,林黛玉能够用敏感的心去洞察人情世故,但面对各种对自己不利的情况也只能自哀自叹。在爱情中,宝钗和宝玉的“金玉之说”使敏感的她更感威胁,一次次耍小性子也是为了试探对方的真心。后来贾府的一系列变故、封建家长们的一系列手段对她身心造成的伤害因敏感而多愁的性格放大得更大,本来就体弱多病的她最终加重病情,吐血而亡。

2 性格成因

黛玉的美貌是她的先天优势,她的气质是后天培养的。首先,她的才华来自于父母对她的教养。林家因为“支庶不盛,人丁有限,虽有几门,却与如海俱是堂族”,且“只有一个三岁之子,又于去岁亡了”,“命中无子”,对唯一的后代黛玉“爱之如掌上明珠”,“使她识几个字”,“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充男孩养的办法让黛玉有更多的机会学习,也是她才华出众的原因。且年幼丧母,先生可以教他读书,却无法传播封建礼教,这样让她的思想与一般传统女性有所不同,她不顺从于封建思想,她要叛逆,要争取自由。

黛玉的清高是从父亲林如海那耳濡目染来的。林如海的身份是前科的探花,生前又是巡盐御史,林家更是书香世家,他的嫡妻是贾家人,但林如海与贾家的接触并不亲密。可见他对贾府的腐败奢靡是不屑的,他是清高的。黛玉作为他的女儿,对金银之物需要却并不上心。孤傲则来源于从小被捧在掌心上的她对逢源别人的不屑。另外,她对宝玉一心一意,宝玉虽对她也有情有义,但宝玉对众女儿是博爱的,黛玉的孤傲不失为小女儿吃醋的表现。

黛玉也是自卑的。从掌上明珠到父母双亡寄人篱下,是“外孙女”不是“正主儿”,背后缺少家族的支持,这些都是她自卑的根源。她将自己寄托在与宝玉的“木石情缘”上,这一寄托又被更让大家看好的“金玉良缘”打破。她的自卑使她小心翼翼敏感多疑,她的敏感又让她多愁,注定了最后的悲剧。

3 悲剧意义

林黛玉的悲剧是注定的,这一点从全文开篇的“还泪之说”便可以看出。作为封建体制下的贵族小姐,她的思想中却很少有封建的色彩。她的思想行为与她的生活环境格格不入,自然逃不了被环境吞没的悲剧。黛玉象征了封建社会女性的独立意识,她的死是用最决绝的方法来证明她与封建制度抗争的意志。她是封建家族文化的叛逆者和牺牲者,也代表了女性摆脱封建束缚的自我意识的开始。贾府的衰败意味着封建体制的没落,也意味着新时代的展开。

参考文献

[1] 《红楼梦》曹雪芹著

[2] 王瑜. 林黛玉形象摭谈

[3] 黄锦群. 林黛玉人物形象的现代解读

[4] 田爱兴. 林黛玉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

[5] 龙朔. 浅论《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人物形象

分析林黛玉的人物形象论文 第8篇

关键词:黛钗合一;《红楼梦》;理想人生

一、“钗黛合一”反映曹雪芹“兼美”人生理想

在黛玉和宝钗身上分别体现出道家和儒家的两种处世哲学,此二人,一个追求心灵的绝对自由,一个维护封建传统道德;一个至情,一个至理,反映出曹雪芹对儒道两家的观点所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是儒道两家实现互补、共同推动的结果,“黛钗合一”实际上是对儒道两家互为因果,互相作用的直接阐述,道家超世的智慧以及儒家人世的精神共同构成哲学,“儒以道为因,道以儒为果”,具有哲学的共同特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可概括为儒道互补,两大思想体系互为补充,形成了特定的文化机制。曹雪芹一生坎坷,既想进入经济仕途报效祖国,受到现实影响又不得出世隐居,这也体现出曹雪芹复杂矛盾的性格。

曹雪芹是否对黛钗二人持有相同程度的情感,有所偏爱,答案可以从《红楼梦》的描述过程中进行揣测,在安排结局之时,宝钗始终坚持克制自己、修炼自己,隐藏起自己的心,坚持社会的最高要求标准,却未能获得真正幸福,纯真任性的黛玉求仁得仁,最终泪尽而亡。

宝钗在待人接物各个方面做到了无可挑剔,却透露出她冷静背后隐藏的冷漠。曹雪芹在创作出超凡脱俗的林黛玉以及叛逆人性的贾宝玉时,赋予薛宝钗这一角色的,恐怕更多的则是对这一人物的同情之感。在宝钗身上,一方面体现出具有极高教养性,另一方面则在封建礼教的影响下丢失自己的“真”,这也是对宝钗性格的研究中一直受到争议的部分之一。实际上,黛钗二人角色各有所长,曹雪芹将二者的优势都进行了极致发挥,展现出的是物极必反的实际效果,如果将两人的优势进行恰到好处的结合,便可概括出曹雪芹心中的理想女性形象的轮廓。

二、“钗黛合一”体现出曹雪芹的人生哲学

《红楼梦》中曹雪芹在薛宝钗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是人世哲学,又被称为现实主义哲学。从封建正统的角度来说,正统思想要求男子读书明理,对女子则要求“无才便是德”,用三从四德束缚女子,在小说中,曹雪芹点明薛宝钗的性格特征,分别在第八回、第五回中用“安分随时”、“随分从时”等词语。例如,小说中薛宝钗多次劝贾宝玉走仕途经济的道路立功扬名,或者劝导林黛玉不读“杂书”,对黛玉所作之诗《五美吟》评价:“作诗写字,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女子总以贞静为主,咱们这些姑娘……倒不要才华名誉”,宝钗还劝黛玉多做些“针黹纺织”之事。整部小说对宝钗这一性格进行了反复渲染,又如,在第四十九回中宝钗批评香菱、史湘云讲诗作经不是女儿家正经事,会被有学问的人笑话不守本分。以上例证可以看出,宝钗的内心思想呈现出严守封建道德,重视实用功利,对文学艺术之类不重视的特点。封建社会的正统还严格要求遵守尊卑上下的社会秩序,宝钗身上体现这一处世哲学的最为经典案例在于她对金钏的死的评价之中(小说三十二回):“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了主仆之情了”。小说四十四回中宝钗在安慰被无辜枉打的平儿时,安慰平儿说:“不拿你出气,难道倒拿别人出气不成”。言语中反映了宝钗思想意识之中明显的社会等级观念。宝钗的人生哲学,与当时封建社会主流思想切合,所以受到了以贾母和王夫人为代表的等级的喜爱。

《红楼梦》中曹雪芹在林黛玉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是出世哲学,又被称为理想主义哲学。林黛玉含有不同于俗的性格,在严格要求女子三从四德的社会之中,林黛玉未曾要求宝玉朝仕途经济方向发展,反而在宝玉追求自主自由的道路给予极大支持,黛玉以卓越的才华在众多女子中遗世独立。例如,在元春回府省亲时,黛玉所作之诗,尤其是替宝玉所作《杏帘在望》让元春眼前一亮,无论是感叹身世,还是哀挽春意,黛玉的情思寄寓在了点滴诗情,相对于同样善诗的宝钗而言,黛玉以诗寄情,宝钗则更加重视技巧以及学问。

宝钗与黛玉可谓为“红楼双秀”,当前学术研究有观点认为,宝钗为贤德之美,黛玉为清标之美,还有认为此而人分别代表的是两种古代士大夫的生存方式和文化传统,在宝钗身上,体现出曹雪芹对儒家文化的理解以及审视,在黛玉身上,则反映出曹雪芹对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与执着坚持,对人性中的美好的呼唤。

分析林黛玉的人物形象论文 第9篇

一、黛玉的身世原型与叙事结构

林黛玉在《红》中有两重身份,一前世绛珠仙子,二贾府外戚,即贾母的外孙女。不论对《红》的结构进行何种划分,这两重身份对于故事整体的结构搭建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林黛玉的成长和际遇也正好照应了整个叙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铺设。

首先是黛玉作为绛珠仙子的原型。此身份对应《红》神话叙事,其命运起落暗合了故事始末。在这个神话的叙事模式中有两位相关人物,一是宝玉,即神瑛侍者(或说顽石);二是黛玉,即绛珠草。故事是以两人在顽石的见证下转世下凡历经红尘的经历展开。因此,以绛珠草的经历来理清《红》的结构合情合理。文中由“前世姻缘”的母题呼应出“多少风流冤家,陪他们去了结此案”也可说明黛玉原型对整个故事具有统序意义。绛珠草身为仙子的她本不该动凡心,正因太过多情才卷入一场以生命抵债的悲剧。绛珠草一场枉然的际遇也正照应了整个故事不过一场空虚幻梦的寓言。

再以林黛玉转世为人看贾府内外故事的展开。首先,贾府内的故事是以林黛玉入府打开序幕的。对府内景作一番自然而然地描写利用的就是黛玉“外戚”身份之便。借由她眼来发现、审视周围环境,既对府邸规模有了交代,又对贾家人形象外貌一一介绍,因而人物依次登场的整洁秩序之功实归黛玉。其次,从黛玉初入府内的感受来描写整个贾府内的生存状态,又对这里森严的等级制度作了全面的刻画。从她的态度看出她面对这样场景的无力与屈从,这同时还暗示了大多数寄身于此的女性人物的命运。再次,因为是寄人篱下,她个人的荣衰与贾府兴衰之间的关联其实是间接的。黛玉终究未能嫁入贾府,故从结构上来说,林黛玉这条线索相对来说可以保留一定的独立性。这种从一个旁人的身世来关照一个家族盛衰的形式,可以使两者间维持一定距离,在结构上形成一种平行。而平行又相依的开放性叙事借用林黛玉这个人物的身份来搭建确是尤其恰当。所以我们看到黛玉死是在第九十七回,宝玉出家是在第一百一十回,同时也是薛宝钗被辜负和抛弃。贾府其他重要人物凤姐、三春、贾母等死难结局均是在黛玉之后发生。黛玉故事率先结束并非巧合。相互照应中又出现空隙的结构可使故事发展不必局限于主人公一人生命的始末。同时,黛玉和其他几个相关家族人物的故事虽不在同时落幕,但同是凄惨散去。这样的收尾又与人物结局相照应,整个故事始末与黛玉历经总体契合一致。也就是说整个故事正是以黛玉为载体巧妙构建如此先合又开,最后又合并在一起的叙事结构。整个故事的结构起伏跌宕、有始有终也成功刻画了黛玉形象的复杂性与完整性。

二、黛玉的地位与情节设置

林黛玉在《红》中地位特别:一黛玉在《红》众多女性之间、二黛玉在宝玉而言、三黛玉在贾府家长以及仆人眼中各有不同。

其次黛玉在宝玉心目中有绝对的重要性。从两人恋情的发展来看,黛玉入府引宝玉出场,两人都谓似曾相识,而宝玉见黛玉无玉便恼,此举立刻表明黛玉在宝玉心中的意义。冥冥中也预示着两人未来纠结的情感世界。第五回来了薛宝钗,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同时登场,宝玉、黛玉、宝钗之间的三角恋情拉开序幕。金陵十二曲中第一曲《终生误》更是一语成谶:“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妹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在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的较量中,由宝玉的态度可见黛玉在其心中的重要地位,这种重要性也是在二玉成长、宝黛钗三人之间情感纠葛情节发展中得以渲染。

最后林黛玉在贾府中地位的转变同时也是故事情节的转变。黛玉在贾府中的地位源于贾母,即她是作为贾母最为疼爱的外孙女而获得尊贵的身份。贾母疼爱外孙女至将她从家中接来亲自抚养的程度,这使黛玉一入府中便受到众人的慎重接待,单以王熙凤这个“总管家”的十分恭维和赞美就能体现。但在小说第四十五回黛玉向宝钗推心置腹时说自己“不是他们这里的正经主子,原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他们已经多嫌着我了......”此处虽主要显示了黛玉性好顾影自怜,心思极为羸弱敏感,但仔细分析她在贾府中的实际处境却也并非全无道理。如贾政、王夫人选定宝钗作儿媳妇,对黛玉的婚事安排却全然不顾。再是黛玉葬花的忧伤也并非是她自己想不开,只看黛玉死的场景是何等的凄惨就能窥见。贾府里首先哭丧的人是李纨、探春,掌权的重要人物和府里的下人等则忙着新房那边的喜事不跌。在得知黛玉死的消息时,连贾母也改口论起了亲疏远近,更把孙子宝玉、孙媳宝钗置前,最终也没有去送送黛玉,后来还被王熙凤一个玩笑就扫去了哀痛。所以黛玉来到贾府后虽然在物质方面受到优厚待遇,但多数人心中始终还是隔着外亲的距离而对她忽视、冷落。毕竟就算她聪慧可人、地位再高,也还是无法超越一个外姓人的身份限制。在与贾府正统小姐、媳妇的地位之间时相游离的状态中,她的人生轨迹其实不必与贾府兴衰的命运互相吻。然而,黛玉与贾府走在一条共同幻灭的道路上彼此见证着,小说的悲情基调在人物和故事间之笼罩也是遥相呼应。且就宝玉而言,黛玉之死对他的重创是致命的,也可说黛玉之死间接导致了贾府里最后一丝气数的殆尽。

三、黛玉性情才华与叙事视角

分析林黛玉的人物形象论文 第10篇

细节描写:

1、鲁四老爷书房里的对联有没有上联?

《祝福》第二段中这样描写:“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这里留下了许多疑问:鲁迅先生为什么没有写出全副对联?有没有上联?如果有,上联是什么?

我查阅了《四书集注》,认为其上联是:“品节详明德性坚定。”之所以不写上联,一是暗示鲁四老爷思想的陈腐,二是暗示鲁四老爷品节和德性并不怎么样。留下的下联,讽刺了鲁四老爷处事并非“事理通达心气和*”,而是一个脾气粗暴的人。他和“我”一见面就大骂其*,在祥林嫂死的时候骂道:“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在卫老婆子合伙抢劫祥林嫂时,大怒说:“可恶!”如此等等,足见其心浮气躁也。

2、祥林嫂死的时候到底多少岁?

小说里,祥林嫂死之前的最后一次肖像描写写她四十上下,但究竟是四十以上,还是以下呢?通过细读小说,可以拟出祥林嫂的“大事年表”:

二十六~二十七岁 第一次到鲁镇

二十七~二十八岁 再嫁(做了三个多月的工,被抢回家)

三十~三十一岁 第二次道鲁镇(生了阿毛,两岁被狼叼去)

三十一~三十二岁 捐门槛

三十二~三十三岁 头发花白起来(捐门槛后不到半年)

三十七~三十八岁 死在祝福声中(五年前的花白头发,即今已经全白)

所以,祥林嫂死的时候只有三十七八岁。

3、鲁四老爷的两次皱眉和两个“可恶,然而……”

鲁四老爷在文中着墨不多,但性格鲜明,且是一个重要的角色。他的肖像描写很传神,其中写他的两次皱眉颇有意思。

第一次皱眉是在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时,文章写道:“四叔皱了皱眉,四婶已经知道了他的意思,是在讨厌她是一个寡妇。”第二次是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文章又写道:“当她初到的时候,四叔虽然照例皱过眉,但鉴于向来雇用女工之难,也就并不大反对,只是暗暗地告诫四婶说,这种人虽然似乎很可怜,但是败坏风俗的,用她帮忙还可以,祭祀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一切饭莱,只好自已做,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可见鲁四老爷的皱眉都是因为嫌弃祥林嫂是寡妇,认为她有克夫命,伤风败俗,联系到祥林嫂死时四叔的话:“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一个封建卫道者的形象跃然纸上。

同时,其语言“可恶,然而……”话中有话,耐人寻味。

第一次说“可恶,然而……”是在知道卫婆婆带人来抢走祥林嫂时说的。其中的“可恶”是骂卫婆婆,意思是你竟敢到我这里来抢人!鲁四老爷认为这是有辱他的尊严的,所以说她可恶,但他马上话语一转:“然而……”,其意思是说:“你祥林嫂不该逃出来,既然婆婆来了,你是应该回去的。”显然,他是维护封建道德观念的。

第二次说“可恶”是骂卫老婆子。正如四婶责怪她:“你是什么意思?亏你还会再来见我们。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你拿我们家里开玩笑么?”待到老婆子道了歉,陪了罪,作出了解释后,四叔又说:“然而……”意思是“不知者不为罪,你既然不知道她是瞒着婆婆,那就算了。问题严重的是祥林嫂怎么能瞒着婆婆擅作主张跑出来呢?”可见,他是一个十足的封建卫道者。

4、为什么要写祥林嫂两次将阿毛的故事?

阿毛的故事非常凄惨,对祥林嫂来说,可谓刻骨铭心。小说写她两次全过程叙述阿毛的悲惨故事,意在强化这一点。鲁迅先生的高明之处在于,两次叙述内容完全相同,但叙述的词语有小小的变化。

第一次叙述如下:

“我真傻,真的,”祥林嫂抬起她没有神采的眼睛来,接着说。“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我一清早起来就开了门,拿小篮盛了一篮豆,叫我们的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去。他是很听话的,我的话句句听;他出去了。我就在屋后劈柴,掏米,米下了锅,要蒸豆。我叫阿毛,没有应,出去口看,只见豆撒得一地,没有我们的阿毛了。他是不到别家去玩的;各处去一问,果然没有。我急了,央人出去寻。直到下半天,寻来寻去寻到山坳里,看见刺柴上桂着一只他的小鞋。大家都说,糟了,怕是遭了狼了。再进去;他果然躺在草窠里,肚里的五脏已经都给吃空了,手上还紧紧的捏着那只小篮呢。……” 她接着但是呜咽,说不出成句的话来。

第二次叙述如下:

“我真傻,真的,”她说,“我单知道雪天是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我一大早起来就开了门,拿小篮盛了一篮豆,叫我们的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去。他是很听话的孩子,我的话句句听;他就出去了。我就在屋后劈柴,淘米,米下了锅,打算蒸豆。我叫,阿毛!没有应。出去一看,只见豆撒得满地,没有我们的阿毛了。(他是不到别家去玩的)各处去一向,都没有。我急了,央人去寻去。直到下半天,几个人寻到山坳里,看见刺柴上挂着一只他的小鞋。大家都说,完了,怕是遭了狼了;再进去;果然,他躺在草窠里,肚里的五脏已经都给吃空了,可怜他手里还紧紧的捏着那只小篮呢。……”她于是淌下眼泪来,声音也呜咽了。

两次叙述处理是极有难度的。既不能简单重复,也不能在情节上有丝毫出入。简单重复,即一字不差的粘贴,给人的感觉是失真:“这么长的故事,祥林嫂怎么会背诵似的一字不漏?”情节上有出入,又不能生动地反映这件事在祥林嫂内心烙下的深深的印迹。要兼顾这两点,鲁迅先生给我们极好的典范。由此可见鲁迅先生的艺术匠心。

——哈姆雷特人物形象分析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