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林黛玉的论文(推荐6篇)

投稿:小范

分析林黛玉的论文 第1篇

林黛玉的性格特征

林黛玉是曹雪芹十分喜爱和同情的一个人物,曹雪芹在塑造这个形象的时候也花了大量的心血,这个形象是非常丰满的,读完《红楼梦》一个活生生的林黛玉已跃然纸上了。那么,从小说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到林黛玉有哪些性格特征呢?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独特心理特征的总和。性格主要是由理智特征、情感特征、态度特征、和意志特征组成的。我们只能从黛玉的言行和态度等方面,对其性格进行分析。

影响林黛玉性格形成的因素

性格是在后天精神论地理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同时也受个体的生物学因素的影响。巴甫洛夫认为:人的性格是神经类型特征的环境的合金。即性格的形成有其生理基础和社会制约性。

至于环境和后天因素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刘金花老师在她主编的《儿童发展心理学》中有着深刻的分析,她认为:儿童最初表现出来的气质特点是儿童个性发展的基础,是个性塑的起跑线。儿童先天的生理上的差异或特点特约了父母或其他教养者与儿童相互作用的方式,也制约了父母和教养者对儿童作用的效果。

如:对于一个生下来对人十分冷淡的孩子来说,可能不需要母亲对他表示更多、更亲热的行动,这是环境随着孩子的气质在改变;当然有时候孩子也会随着环境做相应改变,如:一个安静的儿童可能不讨喜爱说说笑笑的母亲的欢心,那么他就能在父母的影响下,而变得活泼起来。所以在分析林黛玉性格的成因的时候,也要把握好两点:内在的——生理和外在的——环境。

身体虚弱,抑郁性的气质对林黛玉性格的影响

研究表明:正常儿童的身体体格与个性特征存在着小的但有意义的相关。其中有个研究材料指出,10岁、11岁个子矮小、协调性较差、体质相对比较羸弱的儿童倾向于害臊、胆怯、消极、忧愁,对照之下,那些同龄中长得高的、强壮的、精力充沛的、协调性好的儿童往往是爱开玩笑的、自我表现的、健谈的、有创造性的。那么黛玉的体格特征与她的性格有什么关系呢?

在黛进贾府之后,众人见她,身体虚弱,因问:“常服何药,如何不急为疗治?”黛玉道:“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由此可见她从小身体就很弱,只能靠吃药来维持生命。笔者认为:身体的健康状况不佳,给她的性格着上了灰暗的底色。从她作的诗中就可以看出来:

她在《葬花吟》中她这样写: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秋窗夜雨夕》中,她写道: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入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在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中湘云和黛玉在月夜作诗,湘云作了上句:寒塘渡鹤影,黛玉对了下句:冷月葬花魂。

由此可见:黛玉用诗词来宣泄自已的离情别绪。她所写的多是些哀伤的诗句,想到的往往是死、老、分散、衰败。笔者认为:正是由于身体上的先天虚弱,黛玉对事物的反应比较消极,什么事多从其反面来考虑,这也导致了黛玉在思维方式上极为消极和被动。

人的气质是和性格联系在一起的,某种气质更容易形成某种性格,如多血质人的容易形成乐于助人,活泼好动的性格,而黛玉属于抑郁质,这种气质为她性格的形成起了奠基的作用,这使得她“喜散不喜聚”、“喜静不喜动”。大观园中的女儿们知道她天生气质如此,对她也就不过分地苛求了。这些姐妹们喜欢宝钗的多于喜欢黛玉的,每次湘云来贾府总是爱找宝姐姐玩,而不会首先去找林妹妹,这使得黛玉与别人的社会性的交往逐渐减少,也促成了她更加忧郁的性格。

父母双亡,对林黛玉性格的影响

母爱在5岁前儿童的性格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儿童性格发展的必要条件。研究表明:缺乏母爱的儿童往往形成孤僻、不合群、任性和情绪反应冷漠等不良性格特征。父爱在儿童心理发展,特别是在性别角色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也是不可或缺的。父亲为男孩提供模仿与同化的榜样,为女孩提供与异_往的样例,幼年没有与父亲接触过的孩子,在性别的社会化方面存在着不完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良好亲子关系影响着孩子性格的形成。黛玉7岁丧母,11岁丧父,这两件事,分别发生在她的学龄期和少年期,此时正是她的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她心灵又是两次重大的冲击,笔者认为:父母的相继辞世,是影响黛玉性格形成的另一重要因素。

林黛玉父母双亡,孤苦零丁,不得不背井离乡,寄人篱下。在“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一回中,林如海这样对黛玉说:

“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何反云不往?”黛玉听了,方洒泪拜别。

可以看出来,黛玉是极不愿离开自己的家的。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这时她才七岁,一个七岁的孩子就背井离乡,远走他方,在这在她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一个“自已身世不幸”的情结。

在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忙玉,慈姨妈爱语慰痴颦”中,当看到宝姑娘在母亲怀里撒娇时,黛玉流泪叹道:他偏在这里这样,分明是气我没娘的人,故意来刺我的眼。”

破裂家庭对孩子性格的发展会带来不良影响。家庭破裂有一种情况就是父母死亡。孩子由于父母死亡而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容易形成悲观和孤僻等不良性格特征。从年龄上看,婴幼儿期间,丧母对个体性格特征的影响很大,学龄期,则是丧父对孩子性格的影响较大。而黛玉的家庭可以说是一种破裂家庭,她先后失去父母,这对于处于性格形成期的孩子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摧残。

亲子关系对儿童性格形成有重要影响。亲子关系是儿童人生中最早建立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的好坏影响着儿童的性格发展。7岁的时候当是孩子在父母面前撒娇的时候,不幸的是林黛玉失去了这一环节。5岁的学生就能进行自我评价了,5——6岁的儿童已表现有自我情绪体验。而7岁时母亲的病故,对她打击可见一斑。

家道中落对黛玉性格的影响

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也影响着个体性格的形成。如在一个富裕环境中长大的人来说,可能性格中就比较有优越感,而家庭的衰落就可能给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人带来自卑感。笔者认为:林家的家道中落除了直接冲击着黛玉的心灵之外,还间接地影响着她爱情的成败,这反过来,又影响着黛玉性格的形成。

林家原来是很兴旺的:小说中这样描述:

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本贯姑苏人氏,今钦点出为巡盐御史,到任方一月有余。原来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起初时,只封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

之后,林家却支庶不盛,子孙有限,虽有几门,却与如海俱是堂族而已,没甚亲支嫡派的。在一个充满人情世故的家族中,人的价值是与他的家族地位联系在一起的。封建社会的婚姻观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究门当户对。试问:贾家的命根子,怎么会娶一个一身是病的,又家道中落的,死守着“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信条,对整个家族没什么利用价值的儿媳妇呢?

薛家对贾家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宝玉娶宝钗可谓是顺理成章。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的性格的.形成也必然深受社会的影响。家道中落对黛玉造成的影响就是:敢爱而不敢言,只有把爱深深地放在心中,期待着别人能帮她一把,把自己的爱情寄托于别人的怜悯,形成了强烈的依赖感。只把着了一个救命的稻草,信守爱情,正所谓,爱至深,伤也深。最后,直至为爱情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早期教育以及生活环境对其性格的影响

心理学家一般认为3——6岁,是个体性格的形成期,黛玉3——6岁期间,她在贾雨村的教育下,读了两年的中国书,从她后来的兴趣可以看来,她读的主要是中国古代的言情小说:如《西厢记》、《牡丹亭》等,这使得她对美好的爱情心存向往和幻想。

林黛玉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宝玉一样,憎恨繁文缛节,从不逼宝玉做不愿意做的事。她蔑视功名权贵,当贾宝玉把北静王所赠的雍正所赐的名贵念珠一串送给她时,她却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她和宝玉有著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爱,林黛玉泪尽而逝。

林黛玉首先是个内慧外秀的女性,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首词中尽现了黛玉迷离、梦幻、病态、柔弱、动静交融的美丽和气质,我找不到一个更好的形容词来综合形容这样脱俗的美和媚,或者“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也或者“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见几回!”林黛玉之美,还表现在她才学横溢和浓郁的诗人气质。

分析林黛玉的论文 第2篇

《摘要》“红学”之说,离不开林黛玉和薛宝钗两位女主角的争议,本文从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出生背景,生活环境,成长历程,人生价值观的差异和重合等四个方面论述两人的鲜明的艺术形象。打破长期以来“褒黛贬钗”的定论,曹雪芹终其一生精血所创造的鸿篇巨制《红楼梦》,立意独特,意义深远,并非等同于一般的世俗情感纠纷小说。

“盖贤与不肖之性,皆通人所兼具,非可以判然划分者也。人以宝钗为奸险,而阴为邢岫烟赎棉衣事,则亦仁厚。以黛玉为天真,而讥笑一村老妪为‘牛’为‘母蝗虫’,则亦刻薄。且宝钗宽大,黛玉偏狭,宝钗善体谅他人,而黛玉则心存嫉妒,然则宝钗必不肖而黛玉必贤乎?谓宝钗之美德全出于造作亦过,要而言之,人之天性不同,所表现者亦异也。”

此上一番论述,指出黛玉和宝钗的贤与不肖所兼具,打破了长期以来“褒黛贬钗”的常论,“宝钗阴险狠毒,以黛玉之稚气,当然不是对手。盖黛玉多心,乃无手段,宝钗多心,手段又辣故也。”

在读者的眼中,书中的林黛玉虽然生性多疑敏感苛刻,但是读者看到她的每一行每一言,都透露出一个“真”字。相比之下,薛宝钗的温柔敦厚大方,却总让人感觉造作之姿,隐隐笼罩着一个“假”字。假的东西总不及真的能够打动人心,黛玉的真心可以掩盖她的性格瑕疵,宝钗的假意则遮住她在其它方面的光辉。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对于两位形象的对比具体分析,主要会通过两人的四个方面不同分而述之。

一、出生背景的差异

林黛玉的出生家庭既是钟鼎之家,又是书香之族,这也为她具有满腹才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就是出生在这样的一个世家,到了她这一代却是仅仅剩下她一个人,盛门的背后,展现的却是无比的凄凉和孤苦。父母相继去世,无依无靠是必然的结果。生长在这样的世家,从小接受的不是生存之能,而是精神气质上的追求,那么她的傲气自然是油然而生。

但是就是她这样一个经过精神洗礼的女子,却要过着寄人篱下,在贾府鱼龙混杂的地方看着别人的眼色生活,心中的悲戚是不言而喻的,所以黛玉之所以是孤高自诩,目下无尘,根源在于是自己本身的生活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书香世家讲得是读书认字,诗词歌赋,但是皇商讲得却是生意人际的交往。

跟人打交道,肯定没有跟书那么的简单,和人打交道,在利益衡量之间,讲得是人心的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

薛宝钗出生在这样的皇商家庭里,已经处于人心斗争的漩涡之中。她在这样的出生背景下,还可以有着可以和林黛玉一较高下文学才华,着实不易,这还要归功于她的父亲,将她当男儿一般来抚养,使她比他的'哥哥强个一百倍。

但是也正因为如此,才让她从小就生活在家业的重担之下,父亲早逝,唯一的哥哥又不成器,家族的辉煌已是西山落日,光芒渐消。家族的重担无时无刻的压在她的肩膀上,令她做事不能随心而发,须得左右权衡,小小年纪被迫接受大人的世故圆滑。

在贾府那种人性受到压制的地方,两人同是薄命,一个是活得太真,一个是活得太累。

二、生活环境的不同

黛玉自小的生活的环境及其的简单,是一个纯净空灵的世界,直到父母的接连去世,让她开始知道生命无常和世事变幻莫测。

对这种对无常的无法掌握和对逝去的难以割舍让她有着一颗惶惶之心,不安时时笼罩在她的内心深处。以致她才会有异于常人的想法,“人有聚就有散,聚时欢喜,到散时岂不冷清?既清冷则生伤感,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比如那花开时令人爱慕,谢时则增惆怅,所以倒是不开的好。”对繁华散尽之后的感叹痛惜,无奈伤感一一洞明。

宝钗,从她大哥薛蟠的累累劣迹就可以看出她生长的环境是多么的纷繁复杂。再加上一个大家族里所谓的一些夺权争产明争暗斗之事,在她年幼的心里已经埋下了现实是残酷的萌芽。

她是一个具有远见和才识的女子,自云守拙本只是明哲保身,然而周围的环境始终不相宜,让自己的才华在对现实的迁就之中渐渐的隐没,这对她本人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林黛玉出生于书香世家,封建礼教自然是自小就学,自小就知,但是她在《红楼梦》中却是一个封建礼教的叛逆者,而薛宝钗出生于皇商世家,封建教条的管束自然没有那么的重,但是她却是一个封建社会标准的淑女。这样的位置转换实在是很有意思,也足于体现曹公的匠心独具。

其实,从他们两人的生长环境就是不难看出的。在封建社会之中,对子女,特别是女儿的遵守礼教的教导,一般都是来自于母亲。但是林黛玉却是幼年丧母,这样,封建礼教的第一导师就没有了。之后父亲林如海给她聘请的老师贾雨村也是一个漫不经心的人,自然对她的封建教化更不会放在心上。那么林黛玉可以说自小根本就没有接受过什么封建礼教,那么她会目无礼教,敢于反叛,只管真心就不难理解。

在这一方面,薛宝钗正好相反,她是幼年丧父。也就是在父亲死后,她才停止了诗书方面的用功,为了不让母亲操心而专心于针凿家计等事,此时宝钗母亲对女儿的封建礼教教导现在才刚刚开始。之后薛家有心想让女儿进宫选秀,要合封建第一帝王的心意,在封建礼教上更是不能放松。于是,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导宝钗,想让她慢慢的转变为封建教教条的卫道者,这也是许多评论家对她下的定义,“她自幼尊孔读经,学会一套阴险狡诈的统治本领,她把个人的理想和抱负,同日益衰败的阶级利益紧紧的联在一起。”

但是读者应该还记得她写的《螃蟹咏》吧,对当时那些横行无道的官场人物如贾雨村之流,进行了尖锐的讽刺。所谓诗歌见其志,实际上她骨子里却颇有愤世嫉俗的性格因子,她对当时的社会抱有一种强烈的批判精神。就连开始骂她热衷于仕途经济的贾宝玉都赞叹说写得痛快,如果认为薛宝钗真的是一个封建卫道者,那么赞扬她的贾宝玉也难脱干系了。

薛宝钗对宝玉的劝学让读者论定她是封建卫道者的铁证,但是这又何尝不是出于一份真心的关心,和林黛玉面对贾宝玉差点葬送在父亲的棍棒之下的哭泣“你从此可都改了罢。”有着异曲同工之意。

分析林黛玉的论文 第3篇

关键词:《红楼梦》 林黛玉 性格 形成因素 分析

一、《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分析

(一)性格敏感细致

仔细研读《红楼梦》,发现林黛玉这个人物的性格首先是非常敏感并且又是细致的,通过她在贾府的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就将敏感并且细致这一性格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性格上敏感细致是大部分女孩子的共同特性,但是林黛玉在这一性格的表现上却是有点过分了,甚至在别人交谈的过程中,林黛玉会一直反复寻思,总是认为别人是在谈论自己或对自己指指点点,性格上比较敏感的人,大部分也是性格比较细腻的人,这些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可以说是非常强的,从客观层面上来分析,细心是一个人非常好的品质,他可以让人在做事方面更加严谨细致,但是林黛玉这个人物的细心敏感,由于受到外界和自身方面的种种影响,她的细心特别是敏感都是异常过重的,这样不仅不会给她带来好处,反而使生活变得非常累,身心疲惫,有时候由于自己的过于敏感还会使得她自我封闭,慢慢的自己生活的整个圈子就会变小了,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生活在贾府这样一个复杂的大家庭里,林黛玉敏感细致的性格使得她心理负担极重。

(二)性格淡泊

林黛玉的性格可以说是淡泊的,这种淡泊的性格充分体现在林黛玉对待贾宝玉的态度上,林黛玉可以说是读过很多书,文学气质极佳的女子,所以她整个人散发出的淡泊的气质也是不足为奇的,在与贾宝玉的爱情中,林黛玉只是以最纯洁的态度去对待贾宝玉,并没有因为贾府的财富,特别是林黛玉家道中落,实在没办法而寄居在贾府中,她也没有放弃自己淡泊的气质,完全没有想着贾府的荣华富贵,她只是单纯的爱着贾宝玉,可以说对待贾宝玉的感情是纯洁的。此外,林黛玉淡泊的性格在她平时的生活中也是有所体现的,无论是对人对物,可以说淡泊是林黛玉的一种个人气质。

(三)性格真实

林黛玉的性格也是非常真实的,这样的性格在她在贾府的生活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林黛玉对自己寄居在贾府这一事实非常清楚,但是还能真实的生活,真实的表现自己的想法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但是通读全书,发现林黛玉的性格也有瑕疵,那就是心思重,尖酸刻薄,但这却是对林黛玉性格最真实的表达,俗话说人无完人,更何况是一个女孩子,但是全书对于林黛玉的描写还是非常肯定的,但是对于林黛玉的弱者形象也是描写的很到位,这样的全面描写恰恰是将林黛玉这个人物的真实表达的很是到位。另外,林黛玉敢于将自己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这在贾府这样一个复杂的环境下是非常可贵的。

(四)容易伤感

林黛玉这个人物的性格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容易伤感,并且在《红楼梦》的书中也是对林黛玉的这种性格描述的非常到位,例如我们经常听到的“黛玉葬花”,就将林黛玉的这极易伤感的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林黛玉将花比喻成自己,她认为花也是有生命的,所以对于花的死去他表现的很是伤感,同样映射的就是对自己处境的伤感,对自己身世的伤感,对待自己爱情的伤感等等,在贾府这样的复杂大家庭中林黛玉的伤感性格给他带来了很大的伤害,这些伤害是她变得更是伤感,周围的人认为她的这种伤感性格是不好的,开始慢慢疏远她。

(五)绝顶聪明

林黛玉这个人物可以说是极其聪明的,她的聪明之处在她生活在贾府中的表现很容易看出来,林黛玉的聪明与她的家庭环境是分不开的,同时也是林黛玉对待生活深刻的感悟所体现出来的,这样聪明的性格使她对待贾府中的不同人物的态度又都是不同的,聪明这一性格可以说对林黛玉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的作用,但是又有一些不好的影响,所以林黛玉的聪明是需要从两方面来分析的。

(六)悟性极强

林黛玉的悟性可以说是极强的,在平时的生活中就能看出来,一般在别人进行谈话时,话语进行到一半的时候黛玉就能分析出想要表达的意思,这就说明林黛玉的领悟能力是非常强的,这样的能力除了与林黛玉自身的家庭及教育有一定关系,还来自生活在贾府这样复杂的环境中,还有就是来自于薛宝钗等人在爱情方面给自己的竞争压力。

二、林黛玉性格形成因素分析研究

(一)身体虚弱,抑郁性气质对其性格形成的影响

林黛玉从小身体虚弱,这从她刚一进贾府的门就能表现出来,刚进贾府,大家都看出她身体是非常虚弱的,然后纷纷去问她身体到底是什么状况,为什么不吃药对其进行治疗呢,到底得了什么病等等,林黛玉的回答是她从小就是这样,一直体弱多病,从小就开始吃各种各样的药,到现在也没有断药,并且去看了各种各样的名医,开了各种各样的方子,但是对她都没有用,由此可见,林黛玉从小就是身体很虚弱的,只能一直不断吃药来维持,这样虚弱的身体就给林黛玉的性格蒙上了灰暗的特点。

(二)父母双亡对林黛玉性格的影响

随着林黛玉父母都相继离世,这种痛失双亲的遭遇对于林黛玉的性格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是林黛玉复杂性格形成的关键诱因,随着林黛玉父母双亡,她就变得孤苦无依,迫于生活的压力,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乡,然后去别人的家里寄居,在“林黛玉抛父进京都”这一回中,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这样问林黛玉:你的父亲现在已经年过半百,不会再娶妻了,况且你又是从小体弱多病,年纪又是这样小,你既没有母亲的调教指导,有没有兄弟姐妹对你扶持帮助,现在去投靠你的外祖母和舅舅去,正好以解我心头之患,不用再牵挂你,为什么不去住呢。林黛玉听了父亲的这番话挥泪与父亲道别,由此可见,林黛玉背井离乡是不得已而为之,并不是心甘情愿的这样林黛玉就觉得自己的身世是非常不幸的,从小心灵上就受到了伤害,自己在心里始终有一个过节。

(三)家道中落对林黛玉性格的影响

一个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可以说一个家庭在整个社会上的经济地位对于一个人的性格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更由于林黛玉家一开始是非常的兴旺的,林家可以说受到封建制度的影响特别大,林黛玉的父H林如海的祖父受到皇帝的恩宠,世袭列候,但是到了林父,只是科第出身,也算是书香望族,但是毕竟子孙有限,林家逐渐没落,在一个充满着人情世故的家族里,人的整体价值与她的家族联系是非常紧密的。

三、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大致可以了解,林黛玉的性格和她的生活环境及家庭环境都是有一定关系的,并且还与林黛玉自身的性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我们就林黛玉这一主人公的性格形成的因素分析时,综合了各个方面的原因,进行了比较客观的全民分析,《红楼梦》这一本文学作品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积极重要的价值,并且林黛玉作为小说的主人公之一,也是非常深入人心的,无论是小说中的体现还是通过影视作品的体现,我们可以看出林黛玉这一人物的复杂性格,并且她对爱情的执着,无视周围人的眼光等这一系列的特点都将黛玉这一人物性格展现的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刘复汉.试从林黛玉诗词看其性格[J].青年文学家,2014,(02)0

分析林黛玉的论文 第4篇

【关键词】薛宝钗;人物形象;理性现实;人际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情真意切释猜嫌》一文是对林黛玉又犯嗽疾,宝钗前来探望这一情节的描述。薛宝钗不计前嫌,多次来探望黛玉,此次一人独来畅叙后又爽快答应黛玉“晚上再来和我说句话儿”的请求;而且宝钗来看望黛玉并没有浮于表面的慰问,而是从医生到平日的吃食再到药方都一一关心,面面俱到且细心入微,连冰糖燕窝各个所需数量都一一说明。特别是药方,甚至连人参肉桂太多了这样的细节都注意到了,十分细心体贴。在这些描述中我们的确能看到一个细心体贴、善解人意的薛宝钗,但这一系列言行的初衷果真出自人物情真意切的姐妹情吗?我想,下这样的断言未免显得武断了,而且对人物的这般解读也显得肤浅了。

《红楼梦》一书语言造诣深厚,人物语言往往话外有话,文本细处隐匿真知。文中宝钗面对黛玉真诚致歉、诉说心中烦难,宝钗先是宽慰道:“我也是和你一样。”但却被黛玉一句“你如何比我?”所击碎。宽慰不成,则又以一句“将来也不过多费得一副嫁妆罢了,如今也愁不到这里”的取笑话来应对黛玉。宝钗话说得很漂亮,“你放心,我在这里一日,我便与你消遣一日。你有什么委屈烦难,只管告诉我,我能解的自然替你解一日”。但薛宝钗替黛玉解除委屈烦难的方式却仅限于消遣式的无关紧要的开导。对于林黛玉烦难的实质内容――贾府中人的势力、争宠、互相诋毁、钩心斗角的复杂人际关系,却避而不谈,不加评论,并机巧地转移话题。林黛玉的真诚是毋庸置疑的――一向自尊又自卑的林黛玉竟主动与人谈及寄人篱下之感,相对于林黛玉解除猜嫌后的不加防备的掏心掏肺的真诚倾诉,不免让人感觉到二者在真诚度上的区别。薛宝钗对贾府中人际关系缄默不言,不肯袒露自我真实想法的表现怎能说是情真意切,更不用说视黛玉为知己姐妹了。可见,简单地将情真意切、宽容大度、细心体贴、善解人意这样华丽的标签贴于薛宝钗身上,实为不妥。那么真实的薛宝钗又是个什么模样?她又为何不厌其烦地多次探视昔日多有冲突的情敌?她为人处事的初衷又是什么?我们不妨从薛宝钗的“善解人意”入手,看看真实的薛宝钗。

薛宝钗一直以“善解人意”示人,博得贾府上下一致称赞。金钏投井薛宝钗对王夫人更是做到了善解“王”意,薛宝钗不但替金钏投井自杀的责任人王夫人把罪责摘得一干二净:“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为解“王”意她可以做到是非不分、黑白颠倒。善解人意的薛宝钗也有“不解人意”之时,她时常以“仕途经济”规劝贾宝玉,要他攻读时文,“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见宝玉不听,就冷冷地旁敲侧击,即便引来宝玉的反感也在所不惜。宝钗对王夫人可以做到是非不分的“善解人意”,但对宝玉却宁可遭人反感也要“不解人意”,这样矛盾的薛宝钗她为人处世的初衷又是如何,是真情流露还是另有玄机?

其实薛宝钗对王夫人的格外体贴、善解人意,对贾宝玉的不解人意,正显露了薛宝钗为人处世的真实初衷。她将与王夫人的人际关系建构凌驾于是非、黑白的正确价值观之上,王夫人对于宝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与重要人物搞好关系,薛宝钗甚至可以做到无准则。这样是非颠倒的处理恰恰暴露了薛宝钗为与宝玉成就婚姻,实现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梦想。对宝玉这一重要人物却一反常态,多次规劝宝玉考取功名这样“不解人意”的规劝,也正是出于这一现实考量。薛宝钗是一个十分理性和现实的女性,她的人际关系处理之道首先在于理性的现实考量。贾府是她未来的寄托,要成为贾府的媳妇,她必不可得罪贾府中人。探望林黛玉时对贾府人际关系的缄口不言正是理性、现实这一心理驱使下的必然选择。对贾府中的人、事的不加评价确也为她赢得了贾府上下的称赞。理性现实的薛宝钗对黛玉是不坦诚的,有防备的,更谈不上姐妹般的真情、深情。

分析林黛玉的论文 第5篇

【摘要】

【关键词】

林黛玉;性格;悲剧美;时代悲剧

《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清朝带有浓重悲剧色彩的宏篇巨著,篇中的每一个角色都隐含着悲剧性特征,其中林黛玉是一个典型代表:曹雪芹将其塑造成一个独具灵性、异常聪颖而偏有多难命运的惹人怜爱的少女形象。

一、林黛玉的艺术形象悲剧色彩浓重

林黛玉父母双亡、背井离乡、寄人篱下的凄凉身世在其内心深处结成了解不开的隐痛,造成她自矜自重、警惕戒备、孤高自许的独特个性。她出身在一个走向衰弱的封建官宦家庭,却由于母亲去世得早,没能受到封建礼教、妇德等方面的熏陶和训练。她接受了封建文化的教育,却因身体羸弱,功课上得不到严格的要求。至于封建礼教和世俗功利等社会知识对她的影响显然非常有限了。这也是她保持着纯真的个性的原因。但是这样的个性使她在寄居的声势显赫却又充满着仇恨、倾轧、争夺、势利的荣国府中“步步小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林黛玉不得不小心提防自己的行为是否和别人合拍以及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与做法了,这是黛玉“自尊、自爱”的表现。这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寄人篱下的生活是那样的无奈和凄凉,更能让读者感到黛玉的可怜、可敬。

二、林黛玉形象的悲剧意义

在众多的古代女子艺术形象中,没有谁能像黛玉那样把妇女地位看得高于一切,也没有谁能像她那样有如此强烈的自尊心,如此执着地维护人的尊严。林黛玉的这种需求,虽然远远不如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那些先驱者们能自觉地把思想作为斗争的口号,在她意识里还没有形成这样明确的概念,但她却具有以往形象所没有的性格特征,这一特征萌发在一个女性身上,是带有深刻时代意义的,从这个特征所反映的思想体系来说,它是一株幼芽;从这个特征所预示的发展进程来说,它是一个信号。因此它既是一个幼小的、朦胧的,却又是新生的、发展无量的。这种状况是恰到好处地反映资本主义正在萌芽阶段的历史面貌:一个未成熟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产生了一个未成熟的带有它某些特征的人物形象。它在封建势力的重压下幺折,正是表现了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种要求实际上的不可能实现的矛盾。因此,它虽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毁灭了,但它却展示了代表这种历史必然要求的新事物,一定会获得胜利的历史趋势。这就是林黛玉这个形象的悲剧意义,也是她美之所在。

三、林黛玉的才女形象

分析林黛玉的论文 第6篇

今存《红楼梦》高鹗续写后四十回本是公认最好的。结局是因王熙凤等人使用掉包计,黛玉含冤而死。薛宝钗虽嫁与宝玉,但不久贾府被抄,贾家主仆受尽牢狱之灾,最后薛宝钗被卖,由袭人夫妇收留,宝玉则不知去向。

一、形象大于创作

形象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学形象泛指文学作品中整个的形象性表现、形象体系、生活图景。环境、人物、场面、情节等可理解为它的具体表现。狭义的文学形象是指人物形象,与人物、性格、角色、典型人物、主人公、抒情主人公等的含义相同或相近。这里指的是狭义的形象,即人物形象。

“形象大于思维”,是指文学艺术的形象所包含的思想意义大于形象本身,即“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林黛玉”。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想象、联想形成再创造。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因为人是有能动性的,这分析加工改造都是在每个个体的学识经验、修养思想之上进行的,而不同人的学识经验、修养是不同的,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形象大于思维”是如何形成的了。以下面这则寓言故事为例:

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悦,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举学者多似此类。后因以“郢书燕说”比喻曲解原意,以讹传讹。(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

译文:古时候,有个人从楚国的郢都写信给燕国的相国。这封信是在晚上写的。写信的时候,烛光不太亮,此人就对在一旁端蜡烛的仆人说:“举烛。”(把蜡烛举高一点)可是,因为他在专心致志地写信,嘴里说着举烛,也随手把“举烛”两个字写到信里去了。燕相收到信以后,看到信中“举烛”二字,琢磨了半天,自作聪明地说,这“举烛”二字太好了。举烛,就是倡行光明清正的政策;要倡行光明,就要举荐人才。燕相把这封信和自己的理解告诉了燕王,燕王也很高兴,并按燕相对“举烛”的理解,选拔贤能之才,治理国家。燕国治理得还真不错。郢人误书,燕相误解。国家是治理好了,但根本不是郢人写信的意思。这真是一个穿凿附会的典型例子。根据这个故事,后人引申出“郢书燕说”这句成语,比喻穿凿附会,曲解原意。这都是想象惹的祸啊。

回到《红楼梦》续本,高鹗为什么那样安排林黛玉的结局呢?

二、士文化精神的体现

“质本洁来还洁去。”屈原发出:“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这种高洁的品质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文人乃至他们作品中的人物。屈原所处的时代是朝秦暮楚的时代,可因为他是楚国贵族,更因为他曾任三闾大夫,所以他至死也没有迈出楚国疆界半步,他的精神流传至今,成了文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诠释。

黛玉一躯病体,双亲早故,却也一生高洁自傲,这个污浊不堪的世界,与她格格不入,她尖酸刻薄,使性子,流眼泪,甚至用她的爱情,孤傲地叛逆着礼教。她美在“才华馥比仙”;她美在:“气质美如兰”;她美在对自由爱情的执着追求;她美在对世俗的功名利禄的不屑一顾;她美在弱不禁风,让人生怜;她美在对封建礼教的叛逆。这万种风情万端的禀性正是中国文人所欣赏、所秉承的。中国文人虽不如黛玉“手无缚鸡之力”,却如朱自清“宁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如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高鹗续本对黛玉结局的安排正是体现了中国士文化精神。

因为曹雪芹原著后四十回缺失,所以高鹗就按自己的意愿续写了,可也许是上天有意安排后四十回缺失,谁说不是呢?

三、想象和联想使艺术形象更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