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的人物分析论文(通用5篇)

投稿:小范

林黛玉的人物分析论文 第1篇

一、黛玉的身世原型与叙事结构

林黛玉在《红》中有两重身份,一前世绛珠仙子,二贾府外戚,即贾母的外孙女。不论对《红》的结构进行何种划分,这两重身份对于故事整体的结构搭建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林黛玉的成长和际遇也正好照应了整个叙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铺设。

首先是黛玉作为绛珠仙子的原型。此身份对应《红》神话叙事,其命运起落暗合了故事始末。在这个神话的叙事模式中有两位相关人物,一是宝玉,即神瑛侍者(或说顽石);二是黛玉,即绛珠草。故事是以两人在顽石的见证下转世下凡历经红尘的经历展开。因此,以绛珠草的经历来理清《红》的结构合情合理。文中由“前世姻缘”的母题呼应出“多少风流冤家,陪他们去了结此案”也可说明黛玉原型对整个故事具有统序意义。绛珠草身为仙子的她本不该动凡心,正因太过多情才卷入一场以生命抵债的悲剧。绛珠草一场枉然的际遇也正照应了整个故事不过一场空虚幻梦的寓言。

再以林黛玉转世为人看贾府内外故事的展开。首先,贾府内的故事是以林黛玉入府打开序幕的。对府内景作一番自然而然地描写利用的就是黛玉“外戚”身份之便。借由她眼来发现、审视周围环境,既对府邸规模有了交代,又对贾家人形象外貌一一介绍,因而人物依次登场的整洁秩序之功实归黛玉。其次,从黛玉初入府内的感受来描写整个贾府内的生存状态,又对这里森严的等级制度作了全面的刻画。从她的态度看出她面对这样场景的无力与屈从,这同时还暗示了大多数寄身于此的女性人物的命运。再次,因为是寄人篱下,她个人的荣衰与贾府兴衰之间的关联其实是间接的。黛玉终究未能嫁入贾府,故从结构上来说,林黛玉这条线索相对来说可以保留一定的独立性。这种从一个旁人的身世来关照一个家族盛衰的形式,可以使两者间维持一定距离,在结构上形成一种平行。而平行又相依的开放性叙事借用林黛玉这个人物的身份来搭建确是尤其恰当。所以我们看到黛玉死是在第九十七回,宝玉出家是在第一百一十回,同时也是薛宝钗被辜负和抛弃。贾府其他重要人物凤姐、三春、贾母等死难结局均是在黛玉之后发生。黛玉故事率先结束并非巧合。相互照应中又出现空隙的结构可使故事发展不必局限于主人公一人生命的始末。同时,黛玉和其他几个相关家族人物的故事虽不在同时落幕,但同是凄惨散去。这样的收尾又与人物结局相照应,整个故事始末与黛玉历经总体契合一致。也就是说整个故事正是以黛玉为载体巧妙构建如此先合又开,最后又合并在一起的叙事结构。整个故事的结构起伏跌宕、有始有终也成功刻画了黛玉形象的复杂性与完整性。

二、黛玉的地位与情节设置

林黛玉在《红》中地位特别:一黛玉在《红》众多女性之间、二黛玉在宝玉而言、三黛玉在贾府家长以及仆人眼中各有不同。

其次黛玉在宝玉心目中有绝对的重要性。从两人恋情的发展来看,黛玉入府引宝玉出场,两人都谓似曾相识,而宝玉见黛玉无玉便恼,此举立刻表明黛玉在宝玉心中的意义。冥冥中也预示着两人未来纠结的情感世界。第五回来了薛宝钗,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同时登场,宝玉、黛玉、宝钗之间的三角恋情拉开序幕。金陵十二曲中第一曲《终生误》更是一语成谶:“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妹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在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的较量中,由宝玉的态度可见黛玉在其心中的重要地位,这种重要性也是在二玉成长、宝黛钗三人之间情感纠葛情节发展中得以渲染。

最后林黛玉在贾府中地位的转变同时也是故事情节的转变。黛玉在贾府中的地位源于贾母,即她是作为贾母最为疼爱的外孙女而获得尊贵的身份。贾母疼爱外孙女至将她从家中接来亲自抚养的程度,这使黛玉一入府中便受到众人的慎重接待,单以王熙凤这个“总管家”的十分恭维和赞美就能体现。但在小说第四十五回黛玉向宝钗推心置腹时说自己“不是他们这里的正经主子,原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他们已经多嫌着我了......”此处虽主要显示了黛玉性好顾影自怜,心思极为羸弱敏感,但仔细分析她在贾府中的实际处境却也并非全无道理。如贾政、王夫人选定宝钗作儿媳妇,对黛玉的婚事安排却全然不顾。再是黛玉葬花的忧伤也并非是她自己想不开,只看黛玉死的场景是何等的凄惨就能窥见。贾府里首先哭丧的人是李纨、探春,掌权的重要人物和府里的下人等则忙着新房那边的喜事不跌。在得知黛玉死的消息时,连贾母也改口论起了亲疏远近,更把孙子宝玉、孙媳宝钗置前,最终也没有去送送黛玉,后来还被王熙凤一个玩笑就扫去了哀痛。所以黛玉来到贾府后虽然在物质方面受到优厚待遇,但多数人心中始终还是隔着外亲的距离而对她忽视、冷落。毕竟就算她聪慧可人、地位再高,也还是无法超越一个外姓人的身份限制。在与贾府正统小姐、媳妇的地位之间时相游离的状态中,她的人生轨迹其实不必与贾府兴衰的命运互相吻。然而,黛玉与贾府走在一条共同幻灭的道路上彼此见证着,小说的悲情基调在人物和故事间之笼罩也是遥相呼应。且就宝玉而言,黛玉之死对他的重创是致命的,也可说黛玉之死间接导致了贾府里最后一丝气数的殆尽。

三、黛玉性情才华与叙事视角

林黛玉的人物分析论文 第2篇

关键词:黛钗合一;《红楼梦》;理想人生

一、“钗黛合一”反映曹雪芹“兼美”人生理想

在黛玉和宝钗身上分别体现出道家和儒家的两种处世哲学,此二人,一个追求心灵的绝对自由,一个维护封建传统道德;一个至情,一个至理,反映出曹雪芹对儒道两家的观点所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是儒道两家实现互补、共同推动的结果,“黛钗合一”实际上是对儒道两家互为因果,互相作用的直接阐述,道家超世的智慧以及儒家人世的精神共同构成哲学,“儒以道为因,道以儒为果”,具有哲学的共同特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可概括为儒道互补,两大思想体系互为补充,形成了特定的文化机制。曹雪芹一生坎坷,既想进入经济仕途报效祖国,受到现实影响又不得出世隐居,这也体现出曹雪芹复杂矛盾的性格。

曹雪芹是否对黛钗二人持有相同程度的情感,有所偏爱,答案可以从《红楼梦》的描述过程中进行揣测,在安排结局之时,宝钗始终坚持克制自己、修炼自己,隐藏起自己的心,坚持社会的最高要求标准,却未能获得真正幸福,纯真任性的黛玉求仁得仁,最终泪尽而亡。

宝钗在待人接物各个方面做到了无可挑剔,却透露出她冷静背后隐藏的冷漠。曹雪芹在创作出超凡脱俗的林黛玉以及叛逆人性的贾宝玉时,赋予薛宝钗这一角色的,恐怕更多的则是对这一人物的同情之感。在宝钗身上,一方面体现出具有极高教养性,另一方面则在封建礼教的影响下丢失自己的“真”,这也是对宝钗性格的研究中一直受到争议的部分之一。实际上,黛钗二人角色各有所长,曹雪芹将二者的优势都进行了极致发挥,展现出的是物极必反的实际效果,如果将两人的优势进行恰到好处的结合,便可概括出曹雪芹心中的理想女性形象的轮廓。

二、“钗黛合一”体现出曹雪芹的人生哲学

《红楼梦》中曹雪芹在薛宝钗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是人世哲学,又被称为现实主义哲学。从封建正统的角度来说,正统思想要求男子读书明理,对女子则要求“无才便是德”,用三从四德束缚女子,在小说中,曹雪芹点明薛宝钗的性格特征,分别在第八回、第五回中用“安分随时”、“随分从时”等词语。例如,小说中薛宝钗多次劝贾宝玉走仕途经济的道路立功扬名,或者劝导林黛玉不读“杂书”,对黛玉所作之诗《五美吟》评价:“作诗写字,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女子总以贞静为主,咱们这些姑娘……倒不要才华名誉”,宝钗还劝黛玉多做些“针黹纺织”之事。整部小说对宝钗这一性格进行了反复渲染,又如,在第四十九回中宝钗批评香菱、史湘云讲诗作经不是女儿家正经事,会被有学问的人笑话不守本分。以上例证可以看出,宝钗的内心思想呈现出严守封建道德,重视实用功利,对文学艺术之类不重视的特点。封建社会的正统还严格要求遵守尊卑上下的社会秩序,宝钗身上体现这一处世哲学的最为经典案例在于她对金钏的死的评价之中(小说三十二回):“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了主仆之情了”。小说四十四回中宝钗在安慰被无辜枉打的平儿时,安慰平儿说:“不拿你出气,难道倒拿别人出气不成”。言语中反映了宝钗思想意识之中明显的社会等级观念。宝钗的人生哲学,与当时封建社会主流思想切合,所以受到了以贾母和王夫人为代表的等级的喜爱。

《红楼梦》中曹雪芹在林黛玉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是出世哲学,又被称为理想主义哲学。林黛玉含有不同于俗的性格,在严格要求女子三从四德的社会之中,林黛玉未曾要求宝玉朝仕途经济方向发展,反而在宝玉追求自主自由的道路给予极大支持,黛玉以卓越的才华在众多女子中遗世独立。例如,在元春回府省亲时,黛玉所作之诗,尤其是替宝玉所作《杏帘在望》让元春眼前一亮,无论是感叹身世,还是哀挽春意,黛玉的情思寄寓在了点滴诗情,相对于同样善诗的宝钗而言,黛玉以诗寄情,宝钗则更加重视技巧以及学问。

宝钗与黛玉可谓为“红楼双秀”,当前学术研究有观点认为,宝钗为贤德之美,黛玉为清标之美,还有认为此而人分别代表的是两种古代士大夫的生存方式和文化传统,在宝钗身上,体现出曹雪芹对儒家文化的理解以及审视,在黛玉身上,则反映出曹雪芹对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与执着坚持,对人性中的美好的呼唤。

林黛玉的人物分析论文 第3篇

此文节自《红楼梦》第三回。此回具有如下特点。第一,从林黛玉主观视角中写出贾府的豪华显赫,不像西方长篇小说以静态的笔法描述建筑、楼层、家具的文化意味(如巴尔扎克《高老头》的开头就花了不下四千字的篇幅)。第二,用林黛玉的眼光移步换景使贾府等级森严的日常礼仪、规矩动态化,避免了静态冗长的罗列使读者读后忘前,不能在瞬间构成有机统一感受,削弱专注感,难以在“无意注意”间享受被吸引之乐趣。第三,移步换景,景之动,限于外部视觉,其动人有限。白居易《与元九书》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景之动人,不完全在景,王国维曰“一切景语皆情语”,动人在景中之情,故其实质乃移步变情,景之丰富不足以动人,唯情之变幻乃能感染。第四,仅仅如此,乃诗之属性。诗之情为单线,而小说乃多人共处,人之关系错综,人之关系互动,情变随之错位。在错位变幻中显现出人不见于表,不欲明言,隐于内心深处的奥秘。

诸多论者习惯于引用原文现成的概括: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把这一点当成全部,无异于把变幻的动态的脉络变成静态的一点,给读者造成一种感觉,似乎林黛玉此等心态自始至终不变,这种不变的静态,则与西方传统长篇小说平面罗列景物之弊略同。以审美情感互动观之,则应着眼于情之因人而动,感人心者,非在情之不变处,而在情之互动起伏、转折错位之过程。论者所谓林黛玉“自尊与敏感”,固然有理,这种自尊起初具有消极防备的性质。如饭后漱口饮茶的程序,“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又如,贾母问黛玉念何书,黛玉谨慎地说:“只刚念了《四书》”。(实质上可能是打了折扣的)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后来贾宝玉问她:“可曾读书?”黛玉就改口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这充分说明黛玉敏感、乖巧,随机应变,不想让自己高出众姐妹,其防备性的自尊以自谦表现,正是小说在多人之情感互动中,发生错位的心理效果的规律性表现。

林黛玉的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敢多说一句,只是初始的谨慎小心,出于其潜在的社会地位的自卑,但是,这种初始心态和她所遇到隆重而亲切的接待发生矛盾。这一回的回目是“荣国府收养林黛玉”,其实这个“收养”作为题目与内容并不切合。林黛玉并不是小户人家的孤女为富贵人家所“收养”,而是投亲,且是投奔至亲。她所受到的接待是极其隆重的。她的船一到,“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先是轿夫抬轿,进门以后,是衣帽周全小厮抬轿。轿子停下,众婆子上来打起轿帘,扶黛玉下轿。进入内室,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便忙都笑迎上来,说:“刚才老太太还念呢,可巧就来了。”于是三四人争着打起帘笼,一面听得人回话:“林姑娘到了。”轿夫、婆子、小厮等的服务,不过是礼仪上的隆重,小丫头们所言,则显示是阖府的欢迎,以最高权威的老祖宗贾母为首的热切期待。这种期待不是一般的,在性质上是真挚的亲情:贾母将之“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黛玉也哭个不住”。贾母对黛玉说在诸儿女中“所疼者独有你母”,为之一哭,再哭。此时之哭,就其性质而言,其疼爱超越其他儿女,故对黛玉的亲情之爱超越探春、迎春、惜春,自不待言。故黛玉防备之心渐淡。

从情感脉络来看,与贾母相见形成一个小小的高潮,这只是文脉的第一环节。

第二个环节,也可以说是第二个小高潮,是王熙凤的来到,把林黛玉的地位提到新的高度。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甲戌侧批曰,此文妙在“未见其人,先使闻声”[5],其实只见其一,不见其二和其三。王熙凤之出现有三重功能。第一,表现了她的声气夺人的个性。第二,表现林黛玉情感的变动,由防备转化为惊异。“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从情感互动和小说营造的氛围来说,则是亲切之悲化为惊异之喜。这一情感脉络之转折甚大,原来是在老祖宗面前的规矩礼数严谨,如吃饭时“外间伺候之媳妇丫鬟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不闻”;王熙凤一到,突然由老祖宗带头轻松调笑,而且从礼貌语、书面语变为粗俗之口语。第三,这种欢笑氛围又落实于林黛玉受贾母之宠上。王熙凤对林黛玉的赞美:“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把称赞林黛玉落实到老祖宗身上去。在当时的场景中,这是最高的称赞。接着又为林黛玉母亲早年过世而“用帕拭泪”,经贾母劝说,熙凤立刻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王熙凤出场的打趣使氛围从温馨变为热烈,伤感变为调笑,这一方面有点表演性,也有不无真诚的表示:“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王熙凤将林黛玉在贾府的地位提高到极点。这时,林黛玉当然会明白,在老祖宗面前表现对自己的特殊亲和爱,居然是可以“放诞无礼”的。为了夸张地表现对自己的特殊亲密,就是“放诞无礼”也能讨老祖宗的欢心。自己在老祖宗心目中的尊贵当不难体悟。此时的林黛玉初始的“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轻易多说一句话”紧张陌生防备心态,理所当然地被这种新的上下一致的亲情融化了。当然,这种融洽毕竟是在礼数之内的,因而,在拜见贾赦之后,邢夫人留她吃饭,她以尚未拜见王夫人,自己不能先用餐而婉谢。

宝玉没头没脑地问黛玉:“有玉没有?”黛玉回答没有,宝玉“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所谓“命根子”,读者知道失玉就会失魂的。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初次见面,就闹出这么大的几乎是危险的动作来,这是从外在效果上写一见黛玉(神仙似的)对宝玉心灵的冲击,这种效果,充分显示出人物情感错位的性质,从现实性说是潜意识的强烈作用,从神秘性说则为绛珠仙子和神瑛侍者的关系。

第四个环节是,最大的高潮过后,已是尾声,对于全书,对林黛玉的性格展示来说,却是开端。

至此本回林黛玉心理脉络完整呈现,先是细心防备,后是自然融入,坦然接受超优厚待遇,再是吃惊于一见钟情之潜意识萌动,得到心心相印的呼应,最后引起的却不是庆幸,而是忧伤。对于本回而言是极具特色之尾声,对于林黛玉的性格核心而言,则是逻辑起点;对于全书,尤其是对宝玉和黛玉的爱情而言,其心灵的错位和统一,则才是开端。

很明显,全文动人的是人物情感错位的互动起伏的脉络,而西方叙述学的“视角聚焦”之所以不着边际,关键在于“聚焦”只在固定的一点,而小说人物艺术魅力在于多元线性错位变幻的曲折过程。

参考文献

[1]布鲁克斯,沃伦编.小说鉴赏[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2]李欧梵.世纪末的反思[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274-275.

[3]参阅秀虹.《林黛玉进贾府》的叙事视角[J].语文建设,2012(3);朱玲.《林黛玉进贾府》:人物的出场及文本功能[J].语文建设,2011(7/8).

林黛玉的人物分析论文 第4篇

关键词: 林黛玉 文学形象霍克斯译本 变异

1.导言

这里所说的形象有三个方面,“其一,形象是指客观事物,如人物、山水、鸟兽虫鱼、雾雨雷电等等在人们头脑中的印象。其二,形象的语言指的是艺术手段,这里的形象只表明语言手段的性质。其三,艺术形象是指作家艺术家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生活画面,有时专指某个人物的神情面貌和性格特征”(姜秋霞,2002)。

文学语言是特殊的语言,译者再现原作的艺术形象必须在透彻理解原作精神实质的基础上,使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带到译语读者的面前,此时,意境也就随之呈现出来。

2.黛玉的文学形象

3.美人不美

对于黛玉出场的描写,是对仗、排比、对偶和比喻的交相使用。整段文字给人以梦境般华美的感受,初看模糊空灵,似乎远在天边,近看清晰可辨,仿佛就在眼前。“似蹙非蹙”、“似泣非泣”、“态生两靥”、“娇袭一身”、“娇花照水”、“弱柳扶风”、“多一窍”和“胜三分”这几组词将她的美映衬得一览无遗。在Hawks的翻译中,用“tender”,“gentle”,“graceful”以及“beautiful”之类的词来描写黛玉“风姿绰约,身材苗条”似乎过于迷糊和平淡,朦胧之美也只是被译者给予了一个粗略的轮廓。“态生两靥之愁”描写的是黛玉脸上一种淡淡的、隐隐约约的、飘忽不定的愁容,初来贾府时的胆怯,加上本身感情之细腻,潸然落泪的弱女子脸上一点哀愁也算是自然。译文“Habit had given a melancholy cast to her tender face”之中的“愁”被译作“melancholy”就大大失去了原作所表达的意象,她的“愁”是天然的,与生俱来的,不是那种“忧郁和悲哀”,给予读者一种仿佛黛玉的到来将会是一种不祥之兆,是一种厚实的笼罩感,哪里有美感而言,更体现不出她的娇柔之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两句除了产生对仗工整之美,还体现出黛玉聪慧秀美的意境,而译文“She had more chambers in her heart than the martyred Bi Gan.”恰恰给人以相反的感觉,不仅容易造成误解,而且令人觉得黛玉实属煞有心机之人。再有第三十二回中,林黛玉因听到宝玉和湘云的对话后不免觉得伤心,宝玉试图为她拭泪时,黛玉说道:“你又要死了,做什么动手动脚的!”译文如下:“‘You’ll get your head chopped off!’She said,‘You really must keep your hands to yourself.’”首先我们可以看出黛玉并非真的希望他死,再者在第八十二回中,“病潇湘痴魂惊恶梦”黛玉梦见她有个继母强迫她做继室,她向宝玉求救之时,只见宝玉剖胸挖心,鲜血直流,黛玉吓得用手去捂,抱着宝玉痛哭……像这样鲜血淋漓的场面黛玉这个柔弱女子怎么能面对?更何况此处是砍头之时,情况自然比剖胸更为恐惧,黛玉对待自己心爱的人口中怎能说出“get your head chopped off”呢?哪里还是出自美人之口呢?然而在杨显益的译文中此处的处理更符合人物形象,“You are crazy!”不仅正确地理解了原文意思,而且准确把握了人物的特点。

4.痴人不痴

林黛玉的人物分析论文 第5篇

关键词:《红楼梦》 林黛玉 性格 形成因素 分析

一、《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分析

(一)性格敏感细致

仔细研读《红楼梦》,发现林黛玉这个人物的性格首先是非常敏感并且又是细致的,通过她在贾府的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就将敏感并且细致这一性格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性格上敏感细致是大部分女孩子的共同特性,但是林黛玉在这一性格的表现上却是有点过分了,甚至在别人交谈的过程中,林黛玉会一直反复寻思,总是认为别人是在谈论自己或对自己指指点点,性格上比较敏感的人,大部分也是性格比较细腻的人,这些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可以说是非常强的,从客观层面上来分析,细心是一个人非常好的品质,他可以让人在做事方面更加严谨细致,但是林黛玉这个人物的细心敏感,由于受到外界和自身方面的种种影响,她的细心特别是敏感都是异常过重的,这样不仅不会给她带来好处,反而使生活变得非常累,身心疲惫,有时候由于自己的过于敏感还会使得她自我封闭,慢慢的自己生活的整个圈子就会变小了,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生活在贾府这样一个复杂的大家庭里,林黛玉敏感细致的性格使得她心理负担极重。

(二)性格淡泊

林黛玉的性格可以说是淡泊的,这种淡泊的性格充分体现在林黛玉对待贾宝玉的态度上,林黛玉可以说是读过很多书,文学气质极佳的女子,所以她整个人散发出的淡泊的气质也是不足为奇的,在与贾宝玉的爱情中,林黛玉只是以最纯洁的态度去对待贾宝玉,并没有因为贾府的财富,特别是林黛玉家道中落,实在没办法而寄居在贾府中,她也没有放弃自己淡泊的气质,完全没有想着贾府的荣华富贵,她只是单纯的爱着贾宝玉,可以说对待贾宝玉的感情是纯洁的。此外,林黛玉淡泊的性格在她平时的生活中也是有所体现的,无论是对人对物,可以说淡泊是林黛玉的一种个人气质。

(三)性格真实

林黛玉的性格也是非常真实的,这样的性格在她在贾府的生活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林黛玉对自己寄居在贾府这一事实非常清楚,但是还能真实的生活,真实的表现自己的想法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但是通读全书,发现林黛玉的性格也有瑕疵,那就是心思重,尖酸刻薄,但这却是对林黛玉性格最真实的表达,俗话说人无完人,更何况是一个女孩子,但是全书对于林黛玉的描写还是非常肯定的,但是对于林黛玉的弱者形象也是描写的很到位,这样的全面描写恰恰是将林黛玉这个人物的真实表达的很是到位。另外,林黛玉敢于将自己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这在贾府这样一个复杂的环境下是非常可贵的。

(四)容易伤感

林黛玉这个人物的性格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容易伤感,并且在《红楼梦》的书中也是对林黛玉的这种性格描述的非常到位,例如我们经常听到的“黛玉葬花”,就将林黛玉的这极易伤感的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林黛玉将花比喻成自己,她认为花也是有生命的,所以对于花的死去他表现的很是伤感,同样映射的就是对自己处境的伤感,对自己身世的伤感,对待自己爱情的伤感等等,在贾府这样的复杂大家庭中林黛玉的伤感性格给他带来了很大的伤害,这些伤害是她变得更是伤感,周围的人认为她的这种伤感性格是不好的,开始慢慢疏远她。

(五)绝顶聪明

林黛玉这个人物可以说是极其聪明的,她的聪明之处在她生活在贾府中的表现很容易看出来,林黛玉的聪明与她的家庭环境是分不开的,同时也是林黛玉对待生活深刻的感悟所体现出来的,这样聪明的性格使她对待贾府中的不同人物的态度又都是不同的,聪明这一性格可以说对林黛玉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的作用,但是又有一些不好的影响,所以林黛玉的聪明是需要从两方面来分析的。

(六)悟性极强

林黛玉的悟性可以说是极强的,在平时的生活中就能看出来,一般在别人进行谈话时,话语进行到一半的时候黛玉就能分析出想要表达的意思,这就说明林黛玉的领悟能力是非常强的,这样的能力除了与林黛玉自身的家庭及教育有一定关系,还来自生活在贾府这样复杂的环境中,还有就是来自于薛宝钗等人在爱情方面给自己的竞争压力。

二、林黛玉性格形成因素分析研究

(一)身体虚弱,抑郁性气质对其性格形成的影响

林黛玉从小身体虚弱,这从她刚一进贾府的门就能表现出来,刚进贾府,大家都看出她身体是非常虚弱的,然后纷纷去问她身体到底是什么状况,为什么不吃药对其进行治疗呢,到底得了什么病等等,林黛玉的回答是她从小就是这样,一直体弱多病,从小就开始吃各种各样的药,到现在也没有断药,并且去看了各种各样的名医,开了各种各样的方子,但是对她都没有用,由此可见,林黛玉从小就是身体很虚弱的,只能一直不断吃药来维持,这样虚弱的身体就给林黛玉的性格蒙上了灰暗的特点。

(二)父母双亡对林黛玉性格的影响

随着林黛玉父母都相继离世,这种痛失双亲的遭遇对于林黛玉的性格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是林黛玉复杂性格形成的关键诱因,随着林黛玉父母双亡,她就变得孤苦无依,迫于生活的压力,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乡,然后去别人的家里寄居,在“林黛玉抛父进京都”这一回中,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这样问林黛玉:你的父亲现在已经年过半百,不会再娶妻了,况且你又是从小体弱多病,年纪又是这样小,你既没有母亲的调教指导,有没有兄弟姐妹对你扶持帮助,现在去投靠你的外祖母和舅舅去,正好以解我心头之患,不用再牵挂你,为什么不去住呢。林黛玉听了父亲的这番话挥泪与父亲道别,由此可见,林黛玉背井离乡是不得已而为之,并不是心甘情愿的这样林黛玉就觉得自己的身世是非常不幸的,从小心灵上就受到了伤害,自己在心里始终有一个过节。

(三)家道中落对林黛玉性格的影响

一个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可以说一个家庭在整个社会上的经济地位对于一个人的性格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更由于林黛玉家一开始是非常的兴旺的,林家可以说受到封建制度的影响特别大,林黛玉的父H林如海的祖父受到皇帝的恩宠,世袭列候,但是到了林父,只是科第出身,也算是书香望族,但是毕竟子孙有限,林家逐渐没落,在一个充满着人情世故的家族里,人的整体价值与她的家族联系是非常紧密的。

三、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大致可以了解,林黛玉的性格和她的生活环境及家庭环境都是有一定关系的,并且还与林黛玉自身的性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我们就林黛玉这一主人公的性格形成的因素分析时,综合了各个方面的原因,进行了比较客观的全民分析,《红楼梦》这一本文学作品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积极重要的价值,并且林黛玉作为小说的主人公之一,也是非常深入人心的,无论是小说中的体现还是通过影视作品的体现,我们可以看出林黛玉这一人物的复杂性格,并且她对爱情的执着,无视周围人的眼光等这一系列的特点都将黛玉这一人物性格展现的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刘复汉.试从林黛玉诗词看其性格[J].青年文学家,2014,(02)0